七星網 要走入歷史 申請列文化遺產
報導:高志豪
攝影:溫志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巴生7日訊)五條港“七星網”有望申請列入文化遺產,以使捕漁事業變成“文化事業”,使之獲得保護和傳承,借此吸引本地人,尤其是年輕人共同承擔保育責任,避免七星網失傳。
七星網是“蝦米之鄉”五條港漁民傳承了四、五代的捕漁方式,主要捕捉小蝦,過后制成蝦米,迄今已超過百年歷史。
五條港村長陳水清受詢時向《中國報》記者指出,五條港先賢南來開埠五條港已經逾百年,七星網一直延用至今,全馬估計只有該村尚完整使用七星網,其余地方已失傳。
他同意雪州行政議員黃思漢建議,協助申請七星網為文化遺產,除了可以使政府在政策方面更關注這個傳統捕漁法,也可以吸引年輕人傳承,避免又一項傳統手藝“斷層”。
他說,或許申請過程不簡單,而且不一定會獲得文化局青睞,但是依然可以不防一試,讓即將失傳的傳統捕漁法獲得關注。
“以前五條港在最繁忙時期,一共有逾300艘漁船使用七星網,如今只剩約50艘,而且還在逐年減少。”
他說,該村的捕漁業已漸漸沒落,如今“最年輕”的漁民都已上了40歲,而且他們都基于這份行業難找吃,皆不同意傳承給下一代,反而希望下一代能夠轉行。
他說,若是七星網成功“申遺”,相信也可以改變村民的想法,不會單純把它視為一個捕漁行業,而是傳承文化。
“我們也可以籍由七星網申遺成功,作為該村的‘生招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
目前,五條港捕漁行業逐漸沒落,加上政府政策不友善和無法合法聘請外勞,導致七星網捕漁法變成夕陽行業,該村正努力轉型為旅遊村,無奈這幾年來有心無力,旅客人數難以激增。
該村目前有逾600人口,主要都是捕漁維生,該村所生產的蝦米每月約30至50噸,佔全馬供應量約70%至80%,是全國最大的蝦米出產地,因此也素有“蝦米之鄉”美譽。
政府不再發放
執照只能“父傳子”
陳水清指出,政府目前對于漁民的政策不友善,除了不允許他們聘請外勞,更禁止轉售七星網漁船執照給外人。
他說,根據政府政策,七星網漁船執照只能“父傳子”,即只能是父親轉讓給下一代,絕對不能轉給非血源關係者。
“政府不再發出新執照,意味著這批現有執照一旦后繼無人,七星網就會跟著失傳,政府的做法就是要讓七星網隨著時間,慢慢‘滅亡’,使之走入歷史。”
他說,許多漁民因年輕人不願出海,必須聘請外勞協助,但是政府迄今依然不允許他們聘請外勞,導致漁民被逼違法聘請外勞,否則手停口停;但是,漁民一直遭到取締,損失慘重。
“因此,希望政府瞭解漁民困境放寬相關條例,因為一年執照費90令吉不是問題,最大的致命傷是人手問題。”
據瞭解,政府原本有意直接禁止使用尾端洞口過窄的七星網,避免小魚小蝦被捕,破壞海洋生態,但是遭到漁民強烈反抗,因此當局唯有禁發新執照,直到現有執照全部停用為止。
林立選:若申遺成功
料可獲撥款保育
瓜冷及雪邦縣新村事務協調官林立選受詢時指出,黃思漢日前到吉膽島與民對話后,在聽取五條港漁民反映有關七星網漁船問題后,認為該捕漁法不應失傳,因此建議申請為文化遺產。
他認同,一旦申遺成功,預料可以獲得撥款保育,而且可以把捕漁行業變成文化事業,對該村而言是一個大躍進。
他說,除了掌管雪州地方政府、公共交通及新村發展事務的黃思漢外,另兩名出席的行政議員,包括掌管雪州基本建設、公共設施及農業工業事務的依茲漢及掌管雪州文化和旅遊、馬來習俗及遺產事務的拿督阿都拉昔。
“會上,村民極積反映各種問題,其中漁民問題最為棘手,除了外勞和漁船轉讓手續問題,漁民也希望放寬捕漁海域界線、重新檢討漁船條規和政策、養殖業者希望降低養殖場稅務等。”
他指出,在場的漁業局官員已當場講解,惟3名行政議員也表示會從中斡旋,協助漁民向中央政府反映困境。
他也指出,黃思漢也促請村民繳還門牌稅和地稅,以便當局能夠動用政府資源來改善該島的公共設施和垃圾問題,希望島民能站在政府立場來看待長遠規劃與發展,製造雙贏局面。
他說,3名新行政議員在交流會結束后,坦承小小的吉膽島兩個漁村,所面對的問題不但不小,而且還很複雜。
資料庫
“七星網”是華人先賢逾百年前從中國南來時,所帶來的一種捕魚方式,也是其中一種最古老的捕魚法,漁網猶如一個漏斗形,網尾逐漸收窄,隨著潮水而撒網收網。
五條港是目前全國唯一還使用七星網捕魚的漁村,每月隨著潮汐,即每月農曆初一和十五前3天,出海作業,在海上待上一周后,才收網回航。
它的捕漁方式,是將兩根紅樹木插入海床,漲潮時,漁網網口隨著潮水而開,攔截魚群進入,一旦退潮后,網口便會鎖緊漁獲;七星網被固定后,可維持一星期至20天不等。
七星網每6小時,便可以收網一次,一天可收網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