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訊)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茨廠街一帶商家開始售賣各種年貨,業者受訪時表示還未掀購買熱潮。
《中國報》今日走訪茨廠街一帶雜貨鋪,不僅是禮品店,包括服飾店已開始售賣新年衣物,而幹貨店則出售如肉幹、海味、臘味、香菇、貝類、藥材及年餅等 “新年必備雜貨”。
受訪幹貨及海味店業者指出,幹貨及海味等食材價有些許漲幅,惟若不漲超過5令吉,業者會選擇自行吸納,以維持原價出售給消費者。
同時,業者稱基於新冠疫情關係,今年的年貨銷售行情或將比去年差,只能到新年前1個月才能預估銷量。
“截至目前,農曆新年的買氣還沒顯現,只能待明年1月尾起,才會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
此外,受訪年餅攤業者指出,諸如雞絲卷、香卷、米層、黃梨卷、杏仁餅及雞蛋餅等傳統糕點銷量高,而他則會每年售出別具一格的糕點。
“本攤共有70%是傳統糕點,而20%至30%是新貨,包括鹹蛋印度餅、麻辣魚皮、藍莓餅及綠豆杏仁糕等。”
他補充,將采取薄利多銷形式,冀通過維持年餅原價來留住消費者。


◆楊先生(再發興幹貨店業者)
幹貨有起價,但隻要不漲超過5令吉,我們會盡可能控制價格,由於藥材類少賣,故價格浮動不敢肯定。
大部分海味漲幅不大,惟膠片則漲20%,如今1公斤200令吉至220令吉。
目前整體銷量尚不清楚,臘味、花生酥、開心果及木耳等幹貨特別暢銷,其中臘味則分為本地貨及香港貨,待一個月後才能了解今年的銷量。


◆林先生(廣耀興海味店業者)
今年海味價格浮動不大,而燕窩、魚翅、鮑魚及海參等則比較少人買,行情或比去年略差。
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故無法預料銷量,只能等到下月才能知道。


◆黃溢安(年餅攤小販)
手工製作的花生角銷量佳,寓意著 “出人頭地” 的意思,其餘包括雞絲卷、香卷、米層、鳳梨酥、杏仁餅及雞蛋餅等,則是一貫的傳統糕點。
我們采取薄利多銷的形式,即使工廠來的年餅有50仙至2令吉的漲幅,我們會自行吸納。
目前還沒到農曆新年的買氣,隻有靠近農曆新年才會開始多人購買。
普遍年餅價賣10至20令吉,有的則基於原料而賣到30令吉,而今年售賣的特別餅式則包括鹹蛋印度餅(Murukku)、雞絲蛋卷、麻辣魚皮、藍莓餅、綠豆杏仁糕、龍珠餅等。


(連利元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