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小
大
陈玉明:支持保留巴刹文化
传统巴刹VS现代化超市,哪里是你购物首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早前一位女子在社媒分享本身在巴刹买了5样食材,共花费103令吉,其中目测不超过500克的2包青菜要价30令吉,让她有感“被砍菜头”,不少网友也认为巴刹物价过高,购物更倾向前往超市或大卖场,价格透明且更省钱。
一直以来,传统巴刹大多设在社区内,是家庭主妇们买菜、喝茶、聊天的聚集地,也是每个社区的重要地标,甚至饕客寻找地方美食的宝地。
不过,传统巴刹脏乱不堪,地上湿漉漉,飘散着混杂了鱼腥、肉臊的臭味的环境,逐渐被现代人“嫌弃”,部分城市区的传统巴刹难逃被搬迁命运。
超市霸市的崛起,更大大削弱了传统巴刹客源,现代人无论是购买日用品或肉菜,都倾向于超市或霸市,因所有物品排列有序,且全部都有明确标价,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也买得自在。
现今除了贪图就近购物的街坊,或习惯到巴刹采购的年长一辈,许多人已不太愿意走进巴刹购物。
其实,为保住老顾客及吸引年轻一辈,不少传统巴刹逐渐被淘汰,逐渐转型为现代化巴刹,环境已大大改进。
虽然部分物价比超市贵,但胜在新鲜,而且还有超市难找的街坊人情味。
无论是传统巴刹、超市、霸市,相信大家各有所好,相信有着“老顾客”支持下,巴刹文化也能在发展洪流中,继续获得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