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山:保障华校华教地位 设法推动华裔多生育
(吉隆坡29日讯)雪州议长刘永山呼吁各造集思广益,设法推动、增加或维持我国华裔生育率和人口比例,以确保华校及华文教育的地位,未来能够得到保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并强调大马的华文教育,除了为我国创造人才、推动国家发展外,也是大马华社最重要的3个特征之一。
“这3个特征分别是华文报章、华团和华文教育,之所以白小原校能够重启,是因为先辈们对华文教育的奋斗和昂首向前,才能让白小继续培养人才。”
他指出,若我国华裔们能够在未来,设法将华裔人口维持在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亦或者是25%人口,届时,华校的需求仍能受到保障。
“在这前提之下,我国还需在未来迈向更开放和多元的发展。”
他举例,团结政府阵营的巫统,在马哥打选区狂胜的成绩,就证明了我国仍有迈向这方面的希望。
他昨晚出席白小原校重启15周年纪念晚宴时,这么指出。
同时,刘永山说,在华裔人口逐渐萎缩下,公众们还需确保大部分国民的素质,对少数族群和母语教育采取亲善和谐的态度。
“华小在培养国民素质方面站在最前线,因此,希望未来能通过教育部的良政,将该精神发扬光大。”
他相信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下,全国华校在未来4至5年才能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并做出亮眼的成绩。
鼓励孩子报读华文
协助填补华校师资
刘永山针对华校在近几年面临师资短缺一事,呼吁校方及家长鼓励孩子们在中学报读华文科系,及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帮助大马华文教育留住悉心栽培的火种。
他说,在中学报读和报考SPM华文科的考生们,无论任何种族,都具备通过教育部大学,培养成为华文教师的资格。
他补充,华小之所以被称作华小,是因为该校的教师们是以华文为主,教导我国的主要科系,因此,他希望华小能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
曾敏凯:经历“保校抗争运动”
白小重启 教育制度改变
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指出,白小在经历漫长的“保校抗争运动”后所带来的结果,不仅使学校重启,甚至是为我国教育制度带来了重大改变。
他说,这一改变即是从中央政府在10多年前,不允许华社增加华小,直至逐渐接受华小,再到现如今“昌明政府”领导下,开始依据需求来兴建华小的整个过程。
“我们接下来的挑战,即是让友族同胞们认同、参与及学习华文教育,以便他们也能够成为教育体制下诞生的优秀学徒。”
他举例,现今的许多马来同胞,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让孩子就读华小的情况,就是我国局势缓慢改变的证明。
“华小所提供的有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理念。”
他呼吁公众传承昌明大马的多元和中庸精神,并强调白小是昌明大马斗争理念下的延续。
李健聪:白小符申请微小资格
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李健聪指出,现如今的白小,无论是人数或学校规模,符合申请成为微型华小的资格,因此,他承诺会继续跟进此事,确保该校得到充足的资源,供孩童们享有更好的教育。
“由于面临技术问题,因此,白小未能成功申请成为微型华小。”
他说,通过白小的“保校抗争运动”能够看出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只要社群坚持,无论得经历多么苦难或悠久的时间,教育的权力最终能够得到捍卫。
“其二则是该“保校抗争运动”激发了更多社会运动和教育运动相关的有志之士,继续在社会各角落发光发亮。”
筹获逾53万 突破目标
白沙罗中华小学(白小)于周六(28日),举办白小原校重启15周年纪念晚宴,该晚宴筵开86席,并筹得共53万3410令吉的发展、维修及福利基金,突破原定筹款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特别事务官丘钦瀚、曾敏凯及刘永山,分别动用教育部、首相署及自身拨款,分别拨出3万令吉、5万令吉及1万令吉款额给该校,以示支持。
白小董事长李金泉指出,白小原校自创校至今共有着73年历史,期间还曾经历长达8年的保校运动,因此,他认为这段岁月值得呼吁各造共同缅怀。
他指出,配合周年纪念,该校特别出版了纪念特刊,并打造“历史走廊”,以铭记和感恩当年在保校运动中,付出巨大努力的相关人士们。
他回忆起该校种种往事时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在历经种种事迹后,也是雪州首个开设特殊班的华小,这一举动促使其他华小也陆陆续续地开设特殊教育班。
“现如今,八打灵县已有4所华小设有特殊教育班,希望各校能多加关注这些有需要的孩子们。”
出席者包括该校家协主席黄珍莉、校长谢惠珠、财政吴振伟、武吉加星州议员拉吉夫、前双溪比力州议员刘天球,及巴生港务局主任欧阳捍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