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头条

外劳掌厨

文 文 文

未必能聘足够本地厨师 禁外劳掌厨 有难度

(吉隆坡18日讯)尽管雪州没有政策禁止外劳担任厨师,惟公众和多名州议员从食物风味、卫生和就业机会等角度上进行分析,认同禁止的措施,但若真正实施却不容易。

槟岛市政厅早在2016年1月1日规定,除了餐厅,全面禁止,槟岛市政厅公共卫生及执照小组预计今年通过条例,外劳不能在私人经营咖啡店或饮食中心内掌厨被列明的13种熟食。

另外,在2018年,时任人力部长古拉曾宣布,本地餐馆和食肆在7月1日起要聘用本地人掌厨。

随着外劳的增加,大马逐渐被称为“外劳城”,虽然雪州没有实施上述政策,《中国报》抽样电访雪州州议员对的看法,受访者们意见各异,并从多角度分析此举的利与弊。

他们说,本地美食由国人烹煮会更迎合食客口味,但如果要全面禁止是非常有难度,尤其是大型食肆或连锁食肆,雇主未必能够聘请到足够的国人担任厨师。


“如是限制美食中心、巴刹、夜市的熟食小贩摊的厨师只能是国人就比较可行。”

另外,他们提及,会产生食客对食物卫生上的忧虑,需要执法单位不定时去突击卫生课题,确保环境、食物和员工们遵守卫生条规。

他们说,除了上述论点,禁止能保留工作机会给国人,也能阻止他们担任熟食小贩后,与国人抢滩。

《中国报》记者巡访梳邦再也SS15一带的茶室,发现近80%的茶室食摊由,尽管如此,这些摊位依然吸引了不少华裔顾客,特别是该区的大学生前来午餐。

雪州老字号餐馆坚持亲力亲为,致力于为美食爱好者保留最原始的风味,但也有许多摊主因无法兼顾生意而将摊位交由外劳掌管。

另外,有者直言,禁止是很难实现,因为外劳在餐饮业方面比本地人更容易聘请,且更加勤奋耐劳。

大众普遍认为,本地美食由国人烹煮会更迎合食客口味。

梁德志:冀未来雪禁

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曾在过去的州议会提出关于禁止的提问,得到的回复是小贩禁止聘请外劳任厨师,但拥有执照的餐厅则可以。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他很支持不让的政策,希望未来雪州政府也能有此举措。

他认为,外国美食由外国人烹煮是可以被接受,椰浆饭、云吞面、扁担饭和印度煎饼都是本地美食,则应该国人来烹煮,更能迎合食客的口味。

至于希望未来有机会被列入禁止的美食,他首选肉骨茶,接着还有鸡饭和云吞面。

“国人对食物比较注重健康和卫生,故禁止的政策是值得鼓励和可以执行。”

王俊伟:就业机会给国人 

撇除食物风味或卫生因素,无拉港州议员王俊伟认为,禁止可以为国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他指出,从就业机会的角度,槟州禁止的政策是可以效仿和可行,腾出的空缺就能让国人填补。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厨师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夜市看到很多年轻的熟食小贩。”

至于食物卫生的考量,他则说,卫生问题是无分国籍,只要饮食业者符合卫生部和地方政府和指南,是否由不是问题。

“我对外劳烹煮没有太抗拒,毕竟在外用餐,我们也看不到厨房里谁在烹煮食物,最重要把卫生工作做好。”

询及建议禁止的美食,他则举例加影沙爹、客家人和肉骨茶。

我国的肉骨茶远近驰名, 是吸引外国游客品尝的美食之一。

蔡伟杰:勿让外劳抢经济蛋糕

万挠州议员蔡伟杰建议雪州政府,禁止可从小贩阶层展开取缔工作开始,强制所有熟食业的小贩和厨师都必须是国人,勿让外劳争夺同一块经济蛋糕。

他曾在州议会提起这方面必须从执法开始做起,同时建议法律和法规必须调整,避免有人跑漏洞。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从事熟食小贩是较低成本的创业方式,也是国人的谋生的途径,不应该让外劳掺一脚。

“政府应该从这个角度禁止外劳做生意,跟本地人争同一片蛋糕,另外,在某程度上,如果执法不严厉,的食品素质和卫生问题也是令人担心。”

不过,他说,如果是大餐馆或连锁餐厅,禁止就有一定的难度,故他建议州政府可以从小贩阶层开始。

他透露,本身去美食中心会倾向光顾本地人摊位,主要是考虑到食物的味道和食物的卫生。

“我认为只要是小贩行业,就只能允许国人去运作,且确保无分食物种类,掌厨的一定是国人。”

雷健强:大型餐馆难限制

双溪比力州议员雷健强指出,禁止并非易事,尤其是大型餐馆或有多家分行的餐厅。

他提及,雪州行政议员黄瑞林在州议会曾说,雪州有很多大型餐馆、连锁餐厅,很难限制只聘请国人担任厨师,他对此说法颇为认同。

“如果说不能,这些业者怎么办?如果是小地区的食肆或许可以禁止,但并不是雪州全部食肆都能做得到。”

他说,很多国家的餐厅都是有外籍员工担任厨师,所以政府在禁止的做法上要有两方面的看法。

他坦言,如果是小贩摊位限制国人烹煮是比较可行,但在餐厅就颇有难度,因有些业者实在很难聘请到国人,最终只能依赖外劳来应付工作。

“在雪邦市议会辖区,有限定巴刹和夜市熟食小贩都必须是国人。”

一半需依靠外劳

◆林伟航 (业者)24岁

我认为,雪州政府是否应实施禁止的政策,值得商榷,我的看法一半需要本地人,另一半仍需依靠外劳。

当前愿意在食摊工作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而若要聘请本地穆斯林马来同胞,又因多类食品不符合清真标准而面临挑战。

许多食摊雇佣,主要是摊位老板经营多家分行,人员不足,不得不雇佣外劳,只要大家更注重卫生,只要食材干净,食物由谁烹饪似乎也不再是重要的因素。

此外,接触餐饮业后,我发现本地人不易留任,而外劳却更愿意从事这类工作。

雪州人民似乎已经习惯了的现状,普遍接受由外劳烹饪的食物,因此,我认为完全禁止的政策难以实现。

年轻人较不在意

◆刘女士(水果摊主)64岁
如果该政策能在雪州实施,确实是最理想,不过,目前年轻人普遍不愿从事食摊餐饮业,使得该政策难以实现,我们仍需依赖外劳来维持经营。

实际上,年轻人对外劳烹饪并不在意,我的儿子经常带我去的食摊,但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对外劳烹饪的食物难以接受,因为我对食物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我建议摊主可以雇佣外劳帮助准备食材,而不是让他们烹饪,否则大马餐饮业在10年后可能会完全由

人民接受外劳煮

◆彭美仪(糖水摊主)45岁

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追求的是本地人烹饪的味道、文化和感觉;但从小贩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大难题,因为本地人往往要求高薪却希望工作轻松,不仅不刻苦耐劳,且工作时间短暂,反观外劳,他们为了薪水,什么工作都肯做。

在餐饮食摊中,部分外劳仅负责准备食材,但也有部分负责掌厨,这取决于顾客的个人接受程度。我认为,雪州人民已经逐渐接受外劳烹饪的事实。

实际上,外劳往往能做得更好,因为他们严格按照食谱烹饪,安分守己,我认为,依赖在现阶段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外劳掌厨 有难度">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