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各式各样援助行动 林立迎团队奔波送暖 | KL人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KL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展开各式各样援助行动 林立迎团队奔波送暖

    (吉隆坡11日讯)失控的新冠肺炎疫情逼着人们进入了“自己顾自己”的状态,然而社区上尚有一群无名英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服务中心团队,自2020年初的疫情打击下,陆续开始各式各样援救行动。

    (黄小颖摄)

    他们到处去消毒,同时负责送每日送食物给在家进行隔离的确诊者、每日接听及回复来自全马各地的求救电话和讯息。

    在为社会施予援助期间,除了出队派发物资或消毒的团队,在服务中心整理物资和求助者资料的文书工作的职员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务求让救援工作更流畅地进行。

    随着求助个案数量众多,团队得对照求助者的名单,逐一去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其中的困难包括沟通上的障碍,如,对方是聋哑人士或只会说其中一种方言,沟通上难免会有失误,也只能尽力而为。

    面对每一天这么多上门来求救的人们,林立迎团队也只能做些简单的过滤后,可是还是得照单全收。

    爬楼梯送餐给确诊者 

    为了送餐到确诊者的家,即便遇到升降机故障,送餐团队也必须“认命”爬楼梯上楼,确保确诊者领到食物。

    负责出队送餐给区内确诊者的团员刘麟辉说,每日送餐的时间从早上9时到下午3时,地点从甲洞一直延至满家乐甘榜区。

    他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若是以日常和长远的角度来看,累不是问题,人手不足、无法应付更多人的求助才是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

    他指出,多个月前开始每日送餐给有需要的人,到近期是固定每日送两餐给每一个向他们申请要送餐的确诊家庭,大部分确诊家庭是在组屋区,无论是在排屋或组屋,需送到他们家门口,亲眼见证和确保他们都领到食物了,才赶去下一家。

    他无奈的说,在这非一般况,不可能要确诊者亲自踏出门口领取食物,送餐目的除了确保他们在养病期间不至于饿肚子,也确保他们无借口踏出门口和其他人有接触。

    刘麟辉:需观察确诊者状态 

    刘麟辉除了做好防疫工作,也会观察确诊者领餐时的神情,若有异常就会立即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

    他指出,送餐员属于是与确诊者有最直接接触的人,为此必须特别小心和注意,比如与确诊者保持最少2公尺的人身距离。

    他分享,有一次在送餐给一名老人家,对方从家门口走出来取餐时,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且也很疲累的感觉,当下马上站离对方更远的距离,并要对方戴上口罩后,才开始询问状况。

    “所幸,那位老人家当天也只是比较疲累,隔天又恢复了精神。”

    询及会否害怕在送餐给确诊者过程不幸被感染病毒,刘麟辉无奈道“要做就别怕!”,眼见别人凄惨的状况,自己无法视而不见,只能尽自己能力保护自己和照顾别人,为抗疫尽一点力。

    “吃饭可以等 但氧气不能” 

    另一名和刘麟辉搭档一起送餐给确诊者的刘观炎说,曾试过在爬楼梯送餐上楼的时候,接到一通需要氧气桶的求助来电,立刻跑下楼把氧气罐送到求助者手里。

    他回忆当时已爬到第6楼,突然接到一名居家隔离的确诊者来电,要求获得氧气罐的援助,对方声音听起来很虚弱和辛苦,情况很紧急。

    “于是马上走下楼梯,立即把氧气罐送给求助者,毕竟吃饭可以等,可是氧气不能等,若不马上送上氧气,对方很可能会丧命。”

    刘观炎和队友每天都把待送的餐点堆满整车,冒着风雨、顶着烈阳去挨家挨户送餐。

    赖俊权:求助排山倒海涌进 

    团队内负责协调的赖俊权指出,上门、来电或求助讯息都有,仿佛排山倒海地涌进,让他们得日夜待机,随时接电话、回讯息、出队送物资、安排物资等等。

    他说,有时候也会接到情况特殊的求助,有的情况真的很凄惨,必须出动比较多人手去解决,也有求助者要的并不是食物或物资,反而是一个接下来的生活的庇护。

    “曾经处理一宗案例,一名无身分且精神也不太好的老妇无依无靠,平时虽然有好心人送餐给她,团队也曾为她整理犹如垃圾堆的屋子和简单修饰屋子,可是,在疫情期间,老妇的情况变得更糟糕。”

    他说,邻居形容老妇‘就快死了! ,当团队赶去现场的时候,发现屋内脏乱、恶臭,甚至老妇身上有排泄物,身旁还有老鼠干尸,团队们必须屏住呼吸,也得忽视老妇身上的污秽,把老妇扶起并送往医院。

    “老妇多日没进食,所以全身无力,状况却不至于等死,可是却已生无可恋,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了,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只能先让她到医院接受检查,之后的情况则再计划,包括设法为她安排接种疫苗。”

    面对无法以正常言语来交谈的求助者,赖俊权庆幸还能和对方以纸笔沟通,理解对方的需求。

    设立食物库 求助者暴增 

    自食物库设立后,热心的赞助者也纷纷主动捐赠物资和食物,然而前来求助的人也随之暴增。

    从早到晚都坐在办公室内负责整理资料、分配物资、接电话、回讯息的团员许玮芯直言,每一天一睁开眼一直到深夜都在处理文书上的工作,白天的时间也得面对不少情绪激动的人们。

    她说,自从食物银行设立以来就很多人来领取物资,惟“有免费食物”的消息已传到各角落去,导致一些人不理会食物库设立的原意,反而视为大派福利给所有人。

    “由于前来领取食物的人太多了,我们无法一一调查背景,只能简单的记下他们的基本个资,做个统计和记录,若遇到贪得无厌,每日都来领取干粮、物资的人,他们则会拿出做好的记录,再次提醒对方切勿贪婪。”

    除了要应付文书工作,许玮芯也得每日充当辅导员和担起卫生部官员的工作,教导和安慰确诊者及家属该做的措施。

    面对求助者的各种情绪,从慌张、彷徨到后来的冷静、理解和舒缓,又或者从愤怒、无理取闹到最后的妥协接受等等,她和同事张凯芯都得照单全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