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延濠:日历 桌历仍有需求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智能手机火红的时代,日历产品销售量下跌50%,仅剩下区区“老人市场”,大家都认为大势所趋,很多传统的东西抵不过时代洪流。
老实说,如今哪个年轻人还需要传统日历?手机的电子日历不就挺方便嘛,集合日期显示、记事提醒等多功能,点击应用程序随时查找日期与节日,最重要是很多为免费下载使用。
然而,老人家们始终对传统的通胜日历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天惯性要抬头望向日历,似乎提醒自己活在当下,看个日期要掏手机嫌麻烦,年尾将至,老妈总嚷着要买新日历,还提醒“越大本越好”。
但日历在家乡小镇并不多见,市中心书店出售的日历却嫌尺寸小,不合老妈心意,在一次采访工作中,终于在半山芭印刷街找到满意的日历,最主要还是价廉物美。
厚重撕页的日历仿佛走向黄昏,但月历与桌历仍保有需求量,不少人选择每月日期与星期整齐编排的月历挂墙,上班族的桌上都摆上桌历,方便工作记事编排活动行程。
确实,手机程序固然方便,但怎样也方便不过摆在办公桌上,抬头看便是,行程排期一目了然,不需掏手机打开程序。
采访后有多感触,原来日历并没有想像中“凋零”,只不过经由“瘦身”裁剪成挂在墙上的月历,或“化身”成一页页的翻页桌历卡片,摆在办公桌上。在数码化的大趋势下,日历、贺卡、录音机等诸多传统事物走向没落,产品“精致化”成了求生之道,才有被保留下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