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府拨款约3万令吉让士毛月新村1路建设限高栏杆,禁止重型罗厘进入新村道路,遗憾的是,限高栏杆才刚刚安装2小时,就被罗厘司机拉下,政府想改善交通,却因为罗厘司机罔顾交通规则而功亏一篑。
许多驾驶人士不喜欢守交通规则,尤其是重型罗厘和巴士司机,重型罗厘和巴士出事率居高不下,足以证明这些司机无视交通规则的存在。
许多驾驶人士在路上的驾驶态度,是能快就不要慢,能省就省,最好省时省汽油,所以马路上常常看到缺乏耐性的司机,闯红灯、抄捷径、超速驾驶或违例驾驶等等,几乎每天都在繁忙道路上演。
除了因为执法不严外,驾驶人士对于交通安全缺乏意识也让他们一而再轻视交通规则。
以为没有被捉,就没有问题,他们不会想到,交通规则是为了保障道路使用者,包括他们本身的安全。
在一个交通文化较成熟的国家,守法已经是一种社会共识,即使无人监督,也不会轻易违规,像日本和新加坡。
要改善这种现象,必须从小学教育开始,并加强有效的执法。
地方政府可以在多条繁忙道路、旅游景区或高风险地区增设闭路电视,利用自动辨识车牌系统,揪出所有违规司机。
政府也可以制定更严格的重型罗厘行驶规定,严禁司机把罗厘驶入住宅区,加强监督与执法,保障社区民众的安全,也保护地方基本设施,延长基本设施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