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首页

2040吉隆坡地方蓝图

交通便利

环境友善城市

文 文 文

◤2040年吉隆坡地方蓝图◢ 提出3规划策略 打造交通便利与环境友善城市

(吉隆坡24日讯)《》(PTKL2040)提出3项规划策略(SP)、10项执行建议(CP)以及22项执行举措(IP),以将吉隆坡打造为

与环境友善的城市,必须涵盖多种交通模式,如公共交通、私家车及主动出行(MOBILITI AKTIF)方式(如步行或脚车),多样化交通模式将提升吉隆坡可达性。

因此在此目标下,必须发展全面且整合的交通系统、推动满足用户需求且具有包容性的公交、强化铁路与道路网络、改善交通枢纽与道路系统的可达性、运用城市交通监控技术。

同时需提高步行、骑行或微型交通工具的使用率、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通过整合系统协调公交收费、增加绿色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优先为步行者和骑行者分配道路空间。

PTKL2040致力于2040年实现70%公交使用率,这有赖于铁路交通规划的扩展、巴士服务的提升,以及第一哩与最后一哩的衔接。


PTKL2040建议捷运或轻快铁站,如新加坡地铁站般,设置脚车停泊设施。

公共交通网络多样化

本策略聚焦于鼓励高效地出行、提升公交使用率、减少对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赖。

吉隆坡市政局及相关机构需互相协调推动各项举措,以提升吉隆坡的公交使用率。

SP 5-1下5项执行建议(CP):

CP 5-1.1: 强化交通基设与扩展公共铁路网络

执行举措:
5-1.1A: 在吉隆坡打造全面的铁路系统,包括确保现有铁路公交提供高效服务、落实捷运3、落实隆新高铁、提升外部铁路入城的可达性。

5-1.1B:强化中转站的基设,如为行人或微型交通工具提供舒适连贯通道、统一票务系统、提供微型交通工具的停泊设施及专用道、设立无障碍设施

CP 5-1.2:在市中心发展城市通勤铁路系统

执行举措 :
5-1.2A:在市中心发展电车(Trem)系统,建议区域为,第一区城中城与武吉免登区域;第二区独立广场、茨厂街及湖滨公园;第三区端姑阿都拉曼路、占美清真寺、甘榜峇鲁;第四区:城中城与大马城

5-1.2B:设立快速巴士系统(BRT)服务走廊,6条建议路线为,安邦至甲洞、美拉华蒂花园至隆市中心、安邦至隆市中心、蒲种至隆市中心、格灵芝至阿南达迈、巴生至隆市中心。

CP 5-1.3:优先发展公共巴士服务

执行举措:
5-1.3A:设立快速巴士中转服务(Bas Transit Ekspres, BET),通过高速大道连接不同城市间的巴士站,减少通车时间,目前有9条建议路线。

5-1.3B:提升相邻社区间的巴士交通系统,如协调巴士与铁路交通时段、避免巴士路线重叠、加强高需求区域的班次等。

5-1.3C:加强 GoKL 巴士服务,可扩展至更多具潜力的地区,并扮演衔接第一哩与最后一哩角色。

5-1.3D:在吉隆坡实施专用巴士与德士车道,并建议在旧巴生路、安邦路、陆佑路、京那巴鲁路、拉惹劳勿路及怡保路实施。

CP 5-1.4: 设立德士与电召车服务上下车点

执行举措:
5-1.4A:提升德士与电召车服务,在旅游区、购物中心、医院,且仅允许有服务贴纸的电召车车在站点上下乘客,以确保用户与驾驶者的便利

CP 5-1.5: 发展精明交通系统

执行举措:
5-1.5A:发展精明交通系统(ITS),为不同交通模式及交通管理提供服务,如实时泊车管理系统;加强自动执法系统(AES)、加强RFID应用、将ITS 与手机应用程序整合、应用智能动态红绿灯控制系统

PTKL2040建议落实捷运3,加强巴生谷铁路网路

规划策略 SP 5-2:通过提升可达性与安全性,鼓励使用主动出行模式

主动出行是适用于短距离出行的方式,能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并有助于环境可持续性。

根据《2019年至2028年吉隆坡步行与骑行大蓝图》的研究结果显示,仅有18%吉隆坡居民选择步行或骑行。

为实现吉隆坡成为鼓励主动出行的城市,并通过提升可达性与安全性来推动该目标,规划策略SP 5-2下共有2项执行建议;

CP 5-2.1:建设安全、连贯且易达的步行与微型出行网络

执行举措:
5-2.1A :在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及公交站,建设步行道与微型出行路线网络,鉴定最佳路线与设计,并规定发展商将步行系统纳入现有或新的发展项目中

5-2.1B:提供步行与微型出行基设,适宜设在距离车站400公尺至800公尺范围内,建议将通道与机动车道分离,并严格禁止摩哆驶入,并制定相关法律条文,规范该通道为行人与微型交通工具专属空间

5-2.1C:在市中心设立步行优先区,PTKL2040建议把端姑阿都拉曼路发展为无车通行的步行优先区,并建议在武吉免登路、印度清真寺路等地点规划为临时无车区。

5-2.1D:在吉隆坡提供共享脚车服务与设施,建议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设置,建议每平方公里范围10至16个共享脚车站点。

CP 5-2.2:推广步行与微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执行举措:
5-2.2A:推广步行与使用微型交通工具的宣传活动,如推广吉隆坡成为步行和微型交通工具友好城市的形象、举办道路安全宣传活动,为微型交通工具使用者提供奖掖。

目前在双威拥有BRT系统。

规划策略SP 5-3 :有效管理交通流量

2020年交通部数据,吉隆坡只有20%的出行是通过公交,其余80%仍依赖私人交通工具,对现有道路容量形成压力,并引发交通拥堵、空气与噪音污染问题,以及道路建设与管理成本的增加。

PTKL2040强调必须更有效地管理城市交通与道路网络系统,其中重点建议完善吉隆坡目前尚未连接的道路网络系统,并在此目标下提出3项执行建议。

CP 5-3.1:吉隆坡交通管理

执行举措:
5-3.1A: 在入城道路实施道路使用者收费(Road User Charging,RUC)机制,减少市中心的堵塞

5-3.1B:管理繁忙时段的交通,建议在繁忙时段如扩大逆向车道(Tidal flow)的范围、推行弹性上班时间或居家上班,鼓励雇主为使用公交职员提供奖励。

5-3.1C:控制重型车辆入城时间

CP 5-3.2:泊车空间规划与管理

执行举措:
5-3.2A:重新规划泊车位,将泊车位调整为主动出行(mobiliti aktif)或公交走廊用途

5-3.2B:提升公交站与道路设施,

CP 5-3.3:连接大道与主要道路以完善道路网络

执行举措:
5-3.3A:连接吉隆坡各大道网络,PTKL2040中认为隆市已经有17条大道,无需再建,除非是以连接各大道为目的

5-3.3B:完善主要道路网络,《吉隆坡2040年交通总体规划》(PITKL2040)中建议增建47条主要道路、提升10条主要道路,PTKL2040也鉴定2条需要延伸的道路,以加强现有道路网络连通性分散交通

PTKL2040中认为隆市不需要再增建大道,而是要连接各大道,令交通更顺畅。
建议增建、提升连接的道路。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