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23日讯)销售与服务税(SST)还未扩大,小贩却已撑不下去,而平民百姓则成为最大的苦主。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进货成本节节高升,如今销售及服务税征税范围扩大,不少小贩坦言无法再自行吸纳成本,只能调涨熟食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雪隆贩商联合会公会原任会长潘国全指出,巴生区的小贩已撑到极限,无法再自行吸纳各类食材进货成本,因此将会在8月份调涨熟食价格;每份熟食的售价普遍上涨50仙至1令吉。
他昨午召开新闻发佈会向媒体说,如今小贩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政府临时推行的各类政策,如市政厅辖下档口禁聘外劳、补贴煤气、取消鸡蛋津贴以及猪肉价格上涨等问题,已让业者压力重重,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直言,在经济不景气,物价高涨情况下,小贩营运成本不断加重,如今又面对销售与服务税的压力,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小贩。
“在销售与服务税政策下,加工食品也将被征税,像鱼饼、香料、麵粉等常用原料,都是小贩日常备货所需,如今一旦被课税,成本势必进一步上升。
他说,许多食材如香料、罐头食品等,小贩已长期使用特定进口品牌,若为了节省成本改用其他品牌,不仅味道有落差,也可能影响顾客接受度。
“像香料,进口的味道和本地的真的不一样,小贩煮熟食靠的就是顾客熟悉的味道留客,若强行更换,不仅风味受影响,也恐流失顾客。”

水果缴进口税 SST 如双重徵税
进口水果给了进口税,还要给销售与服务税?消费者成最大苦主!
儘管扩大服务与销售税7月才落实,但市面上水果的售价都已经很贵,其中涨幅最高的是柠檬,以前10粒10令吉,现在5粒10令吉,涨幅达一倍。
潘国全指出,部分进口水果在进口时已须缴进口税,如今政府再加征收销售和服务税,形同“双重征税”。
他说,该会有不少理事是从事贩卖水果的生意,进口水果被征收消费税,肯定会提高进口和供应商成本,业者因此会“贵来贵卖”,消费者则被迫买贵水果。
他解释,小贩卖的进口水果原本就有进口税,现在要加销售税变相成一种双重征税。
“像苹果、柠檬这类水果全靠进口,一旦征税,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水果。”
他说,市面上的柠檬大多来自南非,进口成本高,价格波动最为明显。
“根据理事反馈,水果是从上周开始涨价,进货时批发商也没多做解释,仅说起价了,业者也只能无奈接受。”
“由于柠檬涨价了,业者也只能减少拿货的数量,以往拿5箱现在就拿3箱。”
他说,本地果农主要种植的柠檬品种为青柠,所以没办法用来取代进口柠檬。
此外,潘国全呼吁政府暂缓扩大销售及服务税徵税范围。

郑永生:取消津贴 成本逐年增
梳邦及八打灵流动夜市小贩公会副主席郑永生说,自从政府取消麵粉和糖津贴后,市场上的物价都在上涨,导致小贩营运成本逐年增加。
他说,儘管政府不时发放援助金给小贩,但实际作用有限,与其一笔拨款了事,不如从制度上减轻小贩的营运负担,才是根本之道。
陈楚永:扩大SST 冲击小贩市民
扩大销售税实行后,平民百姓都会受影响。
实达阿南夜市公会主席陈楚永指出,政府扩大销售税后,最终买单的是小贩和市民,无论是经营成本还是生活开销都受到直接冲击。
他说,莎阿南市政厅近期调高夜市小贩的执照费,加上政府接连推行的各项政策,无疑是在一步步加重小贩的经营负担。
他说,夜市并不是夕阳行业,反而有潜力打造成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带动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因此政府应该要照顾和关注小贩的处境,并制定更友善的政策,协助他们稳定生计。
黄士泷促推广各地夜市
雪隆贩商联合会公会总务黄士泷促请地方政府积极推广各地夜市,帮助小贩吸引人潮,把夜市变成热闹又有活力的经济据点。
他说,八打灵再也多个地区的夜市已逐渐走向没落,人潮锐减,几乎没有人来逛,让小贩越做越辛苦,因此他希望政府可以设法激活这些夜市,提升夜市的买点,让人潮回流。
他也指出,八打灵再也市政厅近期也调整小贩的执照费,目前一个8尺摊位,一年执照费为352令吉,以往是208令吉。
雪隆贩商联合会公会候任会长黄福全说,该会将会提升备忘录给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李健聪,反映小贩所面对的困境与诉求。
“接下来,我会收集各个理事、会员所面对的问题,向国会议员反映,以传达小贩的心声和诉求。”
雪隆贩商联合会第12届(2025-2027年)新届理事
执行顾问:陈联发
会务顾问:陈秀溪、陈忠民、杜来发、邱志博
会长:黄福全
副会长:郑成隆
总务:黄士泷
副总务:潘国全
财政:郭文滨
理事:洪本丰
理事:张棋墒
内部查账:陈楚永
委任理事:吴金辉、锺伟强、谭广源、叶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