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隆雪华堂)原任会长颜登逸指出,该堂门牌税问题迎来曙光,吉隆坡市政局应允给予税务折扣,并获分期偿还。
他说,在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协调下,该堂与吉隆坡市政局展开了会谈。
“从今年起至2028年,该堂将按月缴付1万8100令吉,偿还过往与未来4年的门牌税额约87万令吉。”
他说,该堂地契将于2034年期满,此举为后续处理地契延展奠定了基础。
他今日出席隆雪华堂2025年度会员大会暨选举时说,该堂过去3年持续推动各项会务之余,也着手改善硬体设施,朝着更现代、更具包容性的多用途空间迈进。

他说,大会堂建筑落成于1934年,迄今逾90载,硬体设施已不堪使用,他们已全面启动修缮计划,逐步改善老旧设备与空间条件,包括更新礼堂音响和隔音系统、全面翻新会所外墙油漆,厕所翻新、安装新升降机。”
他说,位于3楼的青年孵化中心装修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待使用指南拟好,接下来将陆续招揽志向明确、理念多元的青年组织入驻,让孵化中心成为孕育青年行动力的基地,也成为本堂与新一代建立持续对话的桥梁。
他说,随着本届董事会3年任期届满,该堂将继续肩负在公民社会的角色,在各项议题上守望发声、串联社群。
出席者包括署理会长拿督斯里张吉平、副会长黄玉珠、李福旺、戴炳煌、拿督陈治年、杨有为、总秘书陈松林、副总秘书李英维、财政杨安泰、副财政拿督王程联、妇女组主席王素莉等。

反贪机制仍缺独立性
“体制改革 没实际进展”
颜登逸指出,团结政府自2022年上台以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对于体制改革的承诺大多停留在言辞层面,实际进展却举步维艰,核心结构未见松动。
“安华上任就公开对外承诺,绝不容忍贪污与滥权现象,令不少人对改革抱有希望,惟如今反贪机制依然缺乏独立性,制度透明度不足,对权力的问责机制未能建立起实质效力。”
他举例,沙巴州议员涉贪、赵明福悬案、女商人林芫无故失踪案,都凸显反贪会在保障调查人安全与独立问责机制上的严重缺失。
“相较之下,体制对特定人物的维护反而更迅速,公众对反贪机构的信任正逐渐流失。”
他认为,对于接受反贪会调查过程中遭遇失踪与死亡的案件,政府应给予执法机构特别是警方更多的办案独立性,并设下明确时限,向公众作出清楚交代与全面的司法调查。
此外,他说,该堂对联邦法院的裁定撤销雪兰莪伊斯兰教理事会,于2014年将伊斯兰姐妹组织(SIS)列为“异端”的伊斯兰裁决(fatwa)表示欢迎与肯定。
他也对伊斯兰姐妹会多年来捍卫法律程序与自主空间的坚持,致以声援与敬意。
“我国作多元社会国家,我们要共同面对的是,一个社会能否求同存异,容纳不同的光谱,能否在法治之下允许不一样的声音,让宗教自由与结社自由在清晰法理框架下并存。”
他指出,对合法注册、依法运作的组织,不应因其观点与主流不同,就被视威胁或异端,更不应成为当权者打压的对象。
应落实 优质与公平教育
颜登逸认为,国家不应仅满足于“强制教育”,而应更进一步落实“优质教育”与“公平教育”,每位国民无论身处何地、出身何阶层,都能在教育制度中获得充分支持,发展潜能。
他表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科技应用与技能培训必须与人文关怀教育并存,理解社会复杂性、建立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情绪管理与关系建构的能力。
他说,教育部长法丽娜指该部将在7月向国会提呈1996年教育法令修正案,旨在完成修法,强制国民接受教育至17岁,确保人人完成中学教育。
“我们期待这项修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
他指出,仅有法令修订,事实上却无法弥合制度实践中的种种落差。
他说,根据人权评量倡议组织(HRMI)评估,大马政府在保障国人的教育权利方面,仅得分67.5%,在东盟十国中位列倒数第三。
“尽管我国在小学与中学的入学率已突破九成,但这项评分却揭示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说,在教育普及率背后,教学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城乡落差依然明显,入学标准参差不齐、教育质量的不一致、弱势群体的教育权被边缘化等等问题,依旧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