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公共交通何时才能让民众安心?
轻快铁格拉那再也线于周一(6月9日)再度故障,严重扰乱通勤时间,引发民众不满,甚至是愤怒。根据报导,多名乘客因此次故障被困在车厢内长达近两个小时,有人被迫请假,也有人为了不耽误行程,选择改搭Grab,单程费用高达20令吉,这对许多上班族而言,几乎是一日的两餐开销。
社交平台上怨声载道,而这并非首次出现类似问题。从信号系统异常、列车维修到月台拥挤,轻快铁的运营频频失灵,问题早已不是偶发性的“技术故障”,而是民众对于大马公共交通的信任度或已减少。
公共交通,不仅是民众日常通勤的依靠,更象征着国家治理效率度。当系统一次次失效,民众的不满也逐渐演变为对整体体制的质疑。
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新的公共交通计划,从MRT3到电动巴士等,还倡导民众善用公共交通,以减少道路阻塞。但如果连现有系统的稳定运作都无法保障,公众又怎能对“未来交通”抱有信心?
对通勤者来说,他们或奢望不多,但只求准时、安全、可靠的基本服务。一个能准点出发、顺利抵达的公共交通,比任何官方宣传更具说服力。
一句“深感抱歉”或“系统仍在维修中”,已无法平息愤怒,当局唯有展现真正的效率,彻底整顿现有营运模式,才能重新赢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