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轻快铁最近再度发生悲剧,一名60多岁的台湾旅客失足跌落轻快铁轨道被撞毙,不禁令人感到悲伤。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跌落轨道的事件,早在今年初,一名视障男子疑似失去平衡跌落轨道,同样是被轻快铁撞毙。
尽管交通部长陆兆福就上述事件,第一时间说已指示相关单位,在轻快铁月台安装屏蔽门,却仍旧令民众感到不满,因这并非部长首次作出类似承诺。
早在视障男子掉落轨道被撞毙后,部长亦说过同样的话,然而数月过去,轻快铁月台依然未见屏蔽门的设置,直至此次再度发生悲剧,相关承诺才再度浮现于公众视野。
相似事件屡次重演,不禁暴露出公共交通安全措施的不足,也再度引发社会大众对当局感到质疑,不少网民痛批他们当局习惯采取“亡羊补牢”式的应对方式,待发生人命后才进行补救。
在此情况下,即便我国各政治人物频频强调要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实现迈向先进国的宏愿,个人认为,若忽略民众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所谓“先进”终将沦为空谈。
毕竟,民众需要的不是事后承诺,而是事前防范,唯有真正落实制度改革与严谨监管机制,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防患于未然,远胜于每一次悲剧后的舆论公关。虽说“亡羊补牢”不失为补救之策,但若连补救也一再拖延,无异于对生命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