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1日讯)“辞退外劳后,我们更加忙了,洗碗、备料、烹煮料理、结账都自己来;本地人不肯做,外劳又不能请,真的很难啊!”
巴生皇城市政厅即日起禁止辖下摊位小贩,聘用外籍劳工担任助手;新措施开跑首日,多数小贩“认命”遵守条规,已将外籍员工辞退,但也有部分业者因仍未找到本地员工,选择“铤而走险”,继续雇用外籍劳工。
市政厅早前在其官方面书上载巴生市长拿督阿都哈密发出的通函,指6月1日起,隶属市政厅的摊位、销售亭及巴刹熟食摊位,一律不可再聘用外籍劳工,包括聘永久居民当员工,并强调所有员工只能是大马籍公民,并且还需要向市政厅登记。
《中国报》记者走访巴生皇城市政厅辖下数个小贩中心,观察新条规实施首日实况。
根据观察,部分小贩中心因尚未请到本地员工,因此仍可见到一些外籍劳工工作,包括摆放桌椅、洗碗及整理餐具等简单杂务。
也有部分小贩担心遭当局取缔或吊销执照,选择一人作业,独自撑起摊位运作,忙得不可开交。

劳动高 薪资低 本地人不做
受访小贩指出,从市政厅发出攸关禁聘外籍劳工的措施后,他们就不断尝试找寻本地员工,无奈本地人普遍都不愿从事扛菜、搬货、洗碗等粗重、辛苦又薪资偏低的工作,以致他们至今都没办法请到本地员工,非常无奈。
“小贩工作都是早出晚归,清晨就要起床备料,不仅需要负责搬运货物、洗碗等体力活,也因劳动强度高、薪资不高,往往难以吸引本地人应征,这些吃力不讨好,钱又赚不多的岗位,最终只能依赖外劳协助。”
他们说,小贩长期以来都面对人手难寻的困境,特别是聘请本地员工困难重重,所以才会雇用外劳,协助处理劳动需求较高的工作,并非故意违反规定,聘请外劳。
小贩强调,自己一向奉公守法,为了配合市政厅规定、避免营业执照被吊销,即使至今仍请不到本地员工,也选择“认命”辞退外籍劳工,现在只能靠自己或家人的协助之下撑起整个摊位。
也有小贩坦言,自从辞退外籍劳工后,摊位人手严重不足,所有工作只能自己一手包办,实在吃不消,若未来仍请不到本地员工帮忙,他们不排除会缩短营业时间、减少出餐份量,甚至改为只做打包生意,省去洗碗的麻烦。

理解措施用意
◆黄伟杰(小贩)
我在小贩中心售卖酿豆腐30多年,自从市政厅发出禁聘外籍劳工后,我就开始寻找本地员工,结果禁令第一天,我完全请不到人,真的很无奈。
我能理解市政厅推出这项措施的用意,是为杜绝小贩转租摊位牟利,也希望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但事实上,我们聘请外劳只是协助处理杂务,如洗碗、点餐、收拾摊位,煮食部分一直都是我亲自负责,没交由他们处理。
碍于目前还找不到本地员工,我只能让外籍员工暂时先帮忙,不然真的忙不过来。
我也会继续努力找员工,希望能尽快找到帮手,不然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撑下去,也希望市政厅能再给予小贩时间,毕竟要请本地人不简单。

摊主重聘熟工
◆冯宝云(摊位员工)
我之前曾任摊位助手,最近因为市政厅推出新政策禁止聘请外劳,摊主请我回来帮忙,解决人手不足,现阶段请不到人工作的困境。
摊主以日薪方式聘请我,星期一至星期五日薪为50令吉、星期六及星期日日薪为60令吉。
一手包办吃力
◆颜文强(小贩)
我最近才开始租用市政厅辖下摊位经营肉骨茶生意,不久前,市政厅发出新措施表明不可聘请外籍劳工,我已按照当局规定辞退外籍员工,一切都尽量照规矩来做。
之前我有聘请2名外籍员工,但已把他们辞退,现在只剩下我和太太两人,所有事情都要我们夫妻俩一手包办,从备料、搬东西,到煮食、收拾,全都自己来,真的很吃力。
我们当然要遵守市政厅条规,毕竟这里是政府摊位,我们只是租户,不能为所欲为,以免遭取缔,吊销营业执照就不好。

全家动员帮忙
◆王月琴(小贩)
我在这里卖肉骨茶已多年,如今市政厅一声令下,摊位没了人手,真的措手不及。
我们现在还没找到新员工,只能硬着头皮,把原本的3名外籍员工辞退,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
如今短期方案是全家总动员轮流帮忙,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暂时先撑着再说,走一步看一步。
聘熟客当助手
◆王月华(小贩)
我在这里经营茶水生意多年,之前因人手不足而聘请外劳,但外劳都做不长久,后来一些经常来喝咖啡的熟客问工,丈夫也就顺势聘请他为助手,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没有助手帮忙,摊位效率肯定大打折扣,从煮水泡茶、擦桌收杯、送餐找钱,全都要自己来,根本分身乏术,一忙起来,难免手忙脚乱,顾客也会等得不耐烦。

一路亲力亲为
◆袁竹林(小贩)
我一路以来都没聘请外劳,亲力亲为经营摊位,备料、煮食、招呼顾客样样自己来,偶尔家人会抽空过来帮忙照看,才稍微轻松一点。
市政厅落实的新政策没对我造成任何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