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10日讯)外劳非法载客及送货,还使用WhatsApp应用程式迅速通报陆路交通局执法的消息,让“同行”折返或逃跑。
马来报章《光芒日报》报导,雪州陆路交通局检举非法驾驶的外劳时,往往在第一次逮捕时就“泄漏”执法行径,被截查的外劳用WhatsApp迅速通报路障的位置及执法人员的地点,以便让他们的同行折返或择路逃走。
雪州陆路交通局主任阿兹林指出,使用即时通讯应用程式成了外劳躲避执法的主要手段,一旦有人被捕,其他人就会逃跑、改变路线或躲藏起来,这使得执法工作比以前更艰辛。
他说,有的外劳发现执法人员后,将车辆或摩哆丢在路边,自己跳入灌木丛往建筑物方向逃走,有的外劳还会在路障前面紧急掉头,以避开取缔。
“这些被丢弃的车子或摩哆,往往是使用假车牌,增加了执法人员的调查难度。”
他指出,即使这些外劳落网,其中一些人会试图通过出示联合国难民署(UNHCR)难民卡、可疑的身份证件或他人名下登记的车辆来博取同情。
“他们多数没有证件,即使有也是已过期或为伪造的,因此将他们移交移民局处理。”
他说,外籍人士最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无驾照上路、驾驶不安全车辆、携带危险货物及违法闯入单向车道,有的外劳骑着三轮摩哆运送冰箱、锌栅栏和建筑木材等危险货物,可能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危险。
“这类交通工具通常不适合上路行驶,因为它们不符合安全规格,但却被外劳公然使用,根本无视法律。”

ANPR识别犯罪车辆
陆路交通局、移民局及警方联合展开“外籍司机行动”(Ops PeWA),共享外劳非法驾驶的车辆及活动讯息,并在执法过程使用数码扫描及“自动车牌辨识”(ANPR)系统。
阿兹林说,ANPR技术可以即时记录车辆信息,并与数据库协调,进行识别涉及道路交通违规或用于犯罪活动的车辆,此举有助提高自动、连续检测和记录可疑车辆的可靠性。
他强调,执法行动将继续不时加强,绝不妥协,特别是针对违反道路规则的外籍人士。
“我们不会停止,任何违规上路的外籍人士,最好做足被起诉的准备!”
违法上路个案增长
根据雪州陆路交通局的记录,去年有970宗外籍人士非法驾驶的个案,而今年截至4月已达到785宗,显示违法上路的外籍司机及乘客案件有增长的趋势。
阿兹林指出,这些外籍人士经常在包括巴生中路、莎阿南太子园(Taman Sri Muda)、双溪毛糯、蒲种、安邦和士拉央出没,因为这些地点有建筑工地、批发市场和工业区,都是外劳工作的主要地点。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不熟悉当地法律,而且驾驶危险。这种行为不仅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而且还威胁到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
阿兹林解释说,陆路交通局还对那些疏忽大意或故意允许外国人无有效驾驶执照驾驶车辆的雇主或车主采取了严厉的行动,不仅涉及传票或罚款,还可能导致法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