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车流量高、发展项目多,吉隆坡要达成零路洞城市的目标实属不易!
首都吉隆坡各方面的发展都相当蓬勃,包括大型的公交系统捷运干线、轻快铁干线、屋业发展项目、综合发展项目等,均令吉隆坡成为一个无论车流量或人流量非常的城市。
根据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麦穆娜早前宣布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定下基准,吉隆坡市政局今年拨出1亿7870万令吉拨款,以改善隆市交通和安全问题,冀望2025年将吉隆坡打造成为零路洞城市,
这笔拨款包括道路维修、街灯维修、交通系统管理、红绿灯系统、闭路电视。
经《中国报》探索,现今市政局处理路洞投诉的效率不错,往往在接到投诉后就会迅速安排修补路洞,一般上,小路洞都会在一两天内修好。
受访者指出,严重的路洞则因费用较高和需要更多材料,所以处理时间较长,故这是可以被理解。
不过,他们皆认为,要做到真正零路洞非常具挑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吉隆坡车流量很高,尤其是工地附近有重型车辆反复川行,就增加路洞的形成。
“加上,一些道路使用多年没有完全重铺、雨季、公用设备公司挖掘地面进行工程等,都可能造成路洞。”

李明康:接投诉迅速修补
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政治秘书李明康指出,近年来,市政局在接获路洞投诉后都迅速采取修补工作,惟若涉及公用设施公司工程造成的路洞则比较耗时。
他说,近日接到的路洞投诉是在半山芭商业区和士布爹花园,选区内其他主要道路路况都比较好, 很少接到路洞投诉。
“半山芭区每天都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川行,车流量高和下雨积水都是造成路洞的原因之一,一般上我们做出投诉后,市政局1、2天内就会来修补。”
他披露,市政局已在吉隆坡各选区中,各别委任4名承包商,每个承包商将获得200万令吉铺路预算,合约为期2年。
他说,在公用设施公司承包商挖掘道路之前,必须向市政局申请执照和支付一笔抵押金,若是相关工程造成的路洞,市政局会要求承包商善后,这个过程会比较耗时。
“如果要打造零路洞的愿景,市政局比较更严厉监督公用设施公司的工程,勿留下工程手尾。”

赖俊权:见洞补洞 效果不耐
虽然要做到零路洞不容易,但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助理赖俊权指市政局工程组修补路洞反应迅速,值得表扬。
他指出,甲洞的住宅区、工业、商业区到处都会出现路洞,尤其是一些老社区,道路年久失修,路面沥青更容易脱落形成路洞。
他点名甲洞花园(Taman Kepong)和甲洞山顶,在过去几十皆没有进行大型重铺,一直都是小型修补,见洞补洞,但这仅是短暂的方案,效果不持久。
“要补得更牢固需要用机器碾压才行,现今多个地区都计划进行重铺的计划,明年上述2花园就在铺路的名单。”
他说,过去几年,市政局工程组在路洞修补采取的措施令人鼓舞,在接获投诉的24小时就会简单修补,可是很多时候,补洞的时候下雨或车流量高,补洞的效果欠佳。
“如果路洞太大或修补不了,就会安排大型铺路。”
他直言,公众无法清楚便辨识市政局、公共工程局或士拉央市议会道路管辖权限,不过他仍建议公众看到路洞可以向ADU@KL平台投诉。
“至于公用设施公司(Utiliti)在施工前,会将项目内容和承包商负责人联系交给服务中心,当发现承包商留下的手尾后,服务中心会直接联系负责人要求善后。”

梁爱君:发现路洞可投诉
吉隆坡市政局咨询委员梁爱君直言,要做到完全零路洞难度甚高,必须获得各造的配合才行。
她接受《中国报》时说,市政局官员未必能洞察到所有的路洞,公众在发现大小路洞后,直接向市政局的投诉平台ADU@KL 投诉。
她指出,过去接获来自不同地区的路洞投诉,主要是重型车辆行走的路线,路洞情况更为严重。
“吉隆坡有许多进行中的项目,四处都有工地,故重型罗厘频密行走的路段容易出现路洞。”
她提及,居民会混淆雪隆边界的道路,比如在安邦再也市议会辖区与吉隆坡边界的路洞,可能会向市议会投诉,后来才得知有关位置属于吉隆坡市政局。
她说,在吉隆坡,只有第二中环公路是隶属公共工程局,其他道路都是市政局管辖,当接获路洞投诉就会前往现场查看严重程度。
“如果情况严重,就必须安排材料和进行招标。”
她披露,如果是公用设施公司(Utiliti)承包商在挖掘地面后没有妥善铺路,市政局的工程组会到场检查,指示这些公司的承包商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