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12日讯)莎阿南太子园又遭水劫,随着雨水消退后,当地住家内外惨遭摧残,到处泥泞、落叶及垃圾,居民纷纷把被水浸坏的家具、床褥搬出屋外,家家户户大清早一边忙着大扫除、一边唉声叹气,苦不堪言!
《中国报》记者今日在马华哥打拉惹区会妇女组主席柯素春陪同下,前往太子园住宅区巡视灾后情况,现场可见住宅区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受访灾黎指出,尽管他们深知住在水灾黑区,对一再淹水也已习以为常,但是每当面对水灾来临时,还是会感到害怕,惟他们经过过去数次“抗水灾”经验积累之下,如今已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突发状况。
“2021年那场世纪大水灾,真的是让我们感到非常惶恐、不知所措,这次我们已从上次吸取经验,看见客厅进水后,赶紧把电器、贵重物品打包搬上楼梯,然后再把家中的汽车移至高处,停泊在安全的地方。”
他们说,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会一早使用砖头垫高冰箱和家电,以防电器遭水浸坏。
他们指出,周五(11日)的长命雨,当地大部分住家都惨遭雨水入侵,水淹约2尺高,客厅、厨房都被水淹上,居家环境脏乱不堪,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积水,不断涌入。
“住家是在早上8至9时开始淹水,当时道路上一片汪洋。”
不过,他们指出,这次住家进水的情况与2021年相比,严重程度并不高,比较费劲的是清理住家环境,特别是对年事已高的居民而言很辛苦。



4年防洪工程没进展
柯素春指出,距离上一次世纪大水灾已过了4年,但是居民并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改变,州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以便一劳永逸解决当地逢雨必灾的问题,居民承受不了一再水灾的梦魇。
她说,居民没有看到积极措施解决水患的问题,只见有新增水灾警报器,它提醒民众水位高涨、紧急疏散,但是这些警报器究竟有何作用?最终居民的住家还是被水淹没,大家依然四处奔波。
“防洪工程似乎没有任何进展,我有位居住附近的朋友扬言,实在受不了当地三不五时突发水灾,正在考虑搬出太子园,以便摆脱水灾之苦。”
她说,当地部分住宅区附近都有水闸门和河道,一旦河水高涨,水闸门水无法尽速排出大水沟,就会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最终流入住家。
她补充,周五的长命雨加上大涨潮,让当地的水位急剧上升,再次引发严重的水灾,而这场水灾也让当地居民想起4年前那场骇人的水患事故。


2021年最恐怖
◆吴友容(居民,64岁)
我在太子园25/94路住了30多年,曾遭遇2至3次水灾,最恐怖的是2021年,水淹一层楼高,当时很多家具、家电都泡汤,损失惨重。
再来就是周五的突发水灾,早上7时许就发现楼下的客厅积满水,之后赶紧和家人把放在客厅的物品搬去楼上,之后就赶紧把车子开去安全的地方,这一次虽然住家还是进水了,所幸的是并没有淹坏东西。
自从4年前的大水灾事故后,我就不敢再装修房子,因为担心如果住家再次淹水,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40年逢雨必淹
◆岒娟娟(居民,73岁)
我住在太子园25/27路40年,这里每次下大雨都会淹水,周五住家就遭雨水入侵,水位约2尺。
目前,当地仍时不时会发生水患,因此我对于一雨成灾的景象已习以为常,坦白说,周五的水灾让我想起4年前那场可怕的水灾,当时水淹到一层楼高,整个社区几乎陷入瘫痪,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木质家具浸坏
◆倪爱秋(居民,72岁)
我住在太子园40年了,对逢雨必淹的情况已司空见惯,周五早上9时许,积水就源源不绝涌入住家,当时已淹到膝盖,由于行动不便,我就赶紧联系大儿子和媳妇帮忙把客厅的东西搬去楼上,儿子也赶紧把汽车驾去安全地方。
我的孙子在听闻住家淹水后,都感到非常害怕,因为大家对4年前世纪大水灾仍有阴影,那次的经历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安与恐惧,至今仍难以忘怀。
这次的水灾,放在客厅的木质家具,全被雨水浸泡损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