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劳挂名本地人名字抢滩 本地商贩 申请不到执照 | KL人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KL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外劳挂名本地人名字抢滩 本地商贩 申请不到执照

    (吉隆坡24日讯)吉隆坡市外劳商贩泛滥,与本地商贩展开“生计竞争”,即外劳商贩挂名本地人名字,向吉隆坡市政局申请小贩执照摆摊营业,导致市政局分发执照名额有限,本地业者无法更新和申请新执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据了解,吉隆坡市政局日前释出文告,即宣布经营指定商业的商贩们,无法在市政局所规定的22个营业地区更新和申请新执照。

    市政局所指定无法更新和申请新护照的商贩,即包括杂货店业者、小型巴刹摊贩、便利店业者、蔬果摊贩、牛肉摊贩和电子设备店业者等。

    相关地区分别是敦陈修信路(Jalan Tun Tan Siew Sin)、苏丹街(Jalan Sultan)、叶亚来路(Jalan Yap Ah Loy)、茨厂街(Jalan Petaling)、敦李孝式路(Jalan Tun HS Lee)、京那峇鲁路(Jalan Kinabalu)、敦霹雳路(Jalan Tun Perak)、半山芭路(Jalan Pudu)、汉勒古路(Jalan Hang Lekiu)、美丹巴刹(Medan Pasar)、思士街(Jalan Hang Lekir)、富都巷(Lebuh Pudu)、汉卡斯杜里路(Jalan Hang Kasturi)、巴刹巷(Lebuh Pasar)、西冷街(Jalan Silang)、大巴刹巷( Lebuh Pasar Besar)、安邦巷(Lebuh Ampang)、惹兰柏兰安路(Jalan Berangan)、昂索卡路(Jalan Angsoka)、敦陈祯禄路(Jalan Tun Tan Cheng Lock)、Jalan Bedara。

    吉隆坡武吉免登小贩商联合工会主席薛富丰接受《中国报》询问时说,他日前收到一名水果摊贩的投诉,对方想在茨厂街摆摊营业,欲通过网上申请蔬果业小贩执照时,发现无法点选该项选择。

    他说,他亲临市政局总部才了解,市政局之所以制定上述规定,是因为上述地区已有大部分外劳挂名本地人名字,以申请合法执照营业,导致本地小贩执照的申请名额不足。

    “如今外劳无法通过本地人名字申请执照,因此相信上述外劳是早期就已拿到执照,尚未被取缔的漏网之鱼。”

    他指出,尽管市政局执法组有不间断地取缔外劳商贩,惟一部分商贩会通过“鑽漏洞”,即通过聘请本地人顾摊,来避免摊位或门店被市政局关闭的情况。

    “若外劳经营的门店或摊位涉及本地人,市政局不会采取封店。”

    据市政局文告,逾22个地区的指定小贩无法更新或申请新执照。(图由薛富丰提供)
    为了确保商贩勿随意在路边摆摊,获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新组屋,大部分底下都拥有充足的空间供小贩摆摊营业。(示意图)

    薛富丰:申请替代执照不利商贩

    薛富丰说,水果摊贩获市政局提供解决方案,即市政局呼吁对方优先申请食肆相关的营业执照进行替代,惟他认为该方案可谓治标不治本,仍会加剧本地商贩没能申请执照的困境。

    他说,上述方案之所以不利于商贩,是因为一旦市政局到场取缔,发现商贩所申请的营业执照与实际售卖的商品不符,市政局有权对该商贩采取行动。

    他指出,要想解决隆市外劳商贩泛滥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则是加大取缔力度。

    “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曾说过,为了顾及吉隆坡的形象,将不再推出小贩执照。”

    他说,这一举措不仅打击部分小贩的生计,一部分小贩还得面临不能更新和申请新执照的困境。

    “如今我国正处经济冲刺阶段,上述种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国家经济增长,还影响国民们的生计。”

    薛富丰

    洪细弟:外劳小贩泛滥应严格执法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抨击相关规定“一竿子打翻整艘船”,认为外劳小贩营业泛滥的问题,不应该由本地小贩来承担,而是需要市政局执法组采取严格执法。

    他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上述规定可谓不合逻辑,因为外劳没有公民权,理应无法得到营业执照,惟市政局却考虑到过多外劳营业,而回绝本地小贩更新和申请执照的申请。

    “外劳卖水果,难道本地人就不可以卖吗?”

    他重申,既然知道有外劳摆摊营业,那就应该取缔对方,而非拒绝本地人摆摊营业。”

    他指出,市政局针对外劳小贩泛滥的问题,不仅采取拒绝申请和更新执照的举措,还拒绝小贩进行割名转让摊位的手续。

    “若有小贩不幸去世,他的子嗣想要接手生意,却被拒绝进行割名转让摊位,是要他们一家人如何过活?”

    他补充,他几个月前就已和市政局商讨此事,呼吁市政局理应各别应对,并鼓励执法组加强对外劳的执法。

    洪细弟

    黎正兴:部分旺区 营业空间不足

    吉隆坡谘询委员黎正兴指出,部分本地小贩之所以无法申请或更新执照,是因为一部分营业地区的空间不足,而这一情况不仅限在茨厂街,而是整个吉隆坡市的营业地区。

    他说,相关水果摊饭无法申请执照,或是因为茨厂街的营业空间不足,并非是因为外劳过多所致。

    “由于茨厂街是旺区,因此故许多小贩会选择到此营业,而这也造成空间上的不足。”

    至于列明22个地区的指定商贩无法更新和申请执照的文告,黎正兴说,该文告中所提及的相关部门用的是旧称,因此相信该文告仅是份旧文告。

    “该部门目前没收到相关的规定,因此这份文告还有待调查,可能是不准确的消息。”

    他说,为了解决营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中央政府在批准发展新组屋时,会确保组屋下方构造拥有足够的空间供居民摆摊开业。

    “市政局不鼓励小贩在路边摆摊,相反,小贩们可到购物广场内的美食中心或组屋下方空间摆摊。”

    此外,黎正兴针对茨厂街摊贩投诉称无法割名转让摊位一事,表示按照正常程序,市政局是不允许小贩割名转让摊位。

    “即便有合法的理由,想要申请割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繁杂的手续过程,最终得到吉隆坡市长批准后,才能完成割名。”

    黎正兴
    有小贩称要到茨厂街摆摊卖水果,惟申请执照时无法选择水果相关执照。(档案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独立广场一带禁摆卖 市政局:劝不动才充公

    (吉隆坡29日讯)吉隆坡市政局强调,独立广场一带严禁摆摊营业!

    当局针对日前一名在独立广场兜售饮料的小贩,被充公物品后暴怒大声吆喝,发文告解释当日情况。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吉隆坡市政局(DBKL)澄清当日情况指出,根据1992年地方政府附例(独立广场)(吉隆坡联邦直辖区)第7条文,独立广场一带,严禁未经授权的街头售卖活动。

    市政局进一步解释,执法行动是针对无牌小贩而展开。

    “独立广场是吉隆坡的历史性地标,特别是在斋戒月期间,市民常常聚集在此开斋,因此必须确保该区域的整洁、安全与秩序。”

    市政局透露,执法行动于本周二进行,执法员发现数名小贩非法兜售饮料和草席,尽管执法人员曾两次提醒他们离开,但这些小贩未予理会,最终市政局依法没收3批物品。

    “市政局已就此问题开展53次执法行动。”

    市政局补充道,虽然执法过程中出现被挑衅行为,但执法人员有效控制情况。

    市政局也已向警方报案,案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此外,市政局强调,独立广场并非小贩合法营业场所,合法摊位应设在位于独立广场对面的Dataran Batik斋戒月市集,而非独立广场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