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居家避疫的日子讓大家開啟了線上購物,如今雖然大家生活已回到正常軌道,但大部分仍傾向網購,以致對實體店和攤販帶來巨大影響。
這種現象不僅網絡發展迅速和日趨成熟,所帶來的民眾購物習慣改變,也是傳統零售商保持業務的嚴重挑戰之一。
根據大馬統計局,有70.6%國人在2023年,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商品和服務,而2024年數據則顯示大馬電商市場持續增長,年均消費增長率達15.4%。
相關數據,顯示實體企業最大競爭者已非同行,而是電商,也讓無法融入電商趨勢的實體零售商難以維持生計。
就以農曆新年和開齋節來說,許多商販坦言生意不如往年,很多顧客都傾向於在線購物,來到攤位或商店,部分都隻是看看而已,因此有部分商販也改變策略,采取實體及在線混合營運方式,希望能從電商領域中,抵銷實體業務的損失。
網購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可直接在線上對比同等商品價格,電商平台配合特定日子和佳節,推出的優惠促銷,更大大吸引消費者。
想要保持實體業務中獲得持續性營收,實體商家除了引入數字元素,也必須提供在線業務無法提供的附加值,將線上和線下購物相結合。
實體店或可通過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吸引顧客,如在線無法提供的產品演示、試用和更個性化的客戶服務,同時商家也必須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營銷策略,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在現代商業世界中,能適應市場變化速度才是最強生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