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头条

农历新年

沙登新村

三代同堂

文 文 文

时代变迁 情感如一 三代同堂 团团圆圆

,是华人心中最温暖、团圆的节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团圆的情感始终如一。

雪州最大的新村─,拥有超过2000户家庭,更美食和客家文化闻名,目前的面貌,随着时代进步而逐渐转变,但是它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味道”,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这里,有老一辈的怀旧,有中年一代的感慨,也有年轻一代的创新。

《中国报》记者专访了当地3个不同年龄层的村民。通过访谈,记者发现,时代的变迁在生活和文化上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变化,华人新年总能将三代人汇聚一堂,欢庆团圆。

沙登新村是个传统与现代交融城市。

曾玉萍见证时代进步


现年65岁的曾玉萍,出生于,她见证这片土地从步行时代到汽车时代、从橡胶园到城市建设、从板屋到地砖屋、从手绘到电子产品等一系列时代的变迁。

她追忆孩童时期的华人新年,当时是用墨水书写“福”字,连红包封和对联都是自己动手剪出来。

“在60年前的红包压岁钱虽只有40仙,却能买到一包豆芽或一碗面汤。”

曾玉萍说,她是客家惠州人,所以家里都是根据惠州人习俗过新年。

“我们在前5天便开始布置,家里四处都是红彤彤,贴上了新春对联和各种装饰,洋溢着节庆的氛围。”

她指出,在年初一会迎财神、茹素,年初二拜神、杀鸡等,而这些传统至今仍在传承。

她说,以前与现代相比,改变很大,以前无论是煮饭、煲汤,还是制作年饼都是用柴火烹饪,香气扑鼻,而如今使用的“电炉”,再也找不回那份旧时的味道。

“以前我小时候,大年初一,清晨6时就得被叫起床,8时准时吃团圆饭。可现在的人就没那么讲究,有的甚至到10时才吃,或者干脆不煮,直接去酒楼吃。”

不过,她指出,尽管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习俗发生了变化,但仍有不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舞狮表演、派发红包、挂春联,以及初七“人日捞生”仪式等,依旧在许多家庭中保留至今。

曾玉萍
曾玉萍分享客家人新年团圆饭的菜肴。
华人新年总能将三代人聚集一堂,图取自曾玉萍

吴秀秀感慨生活节奏快

49岁的吴秀秀,出生于。谈到华人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她的话语让人深感触动。她表示现代生活节奏快且繁忙,难以要求孩子们在节日期间按时拜拜。

“如今,在这时代,要求孩子购买水果、柚子、香火等拜神用品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孩子们常常忙于工作或出差,下班时神料店早已关门,导致许多传统习俗逐渐失落。”

她感叹,现在的年轻一代很少参与拜祭,连擦拭神台这样的传统小事也少有人做了,神料店生意因此也越来越差。

她回忆起小时候,手工制作的东西更多,食物的烹饪也不再是用柴火,而是用碳火。那时做的年饼和食物,总能带给她难以忘怀的味道。如今,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儿时的味道,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回那种纯粹,味道总是有所不同。

说到文化及籍贯传承,作为一名客家人,她深感自己有责任将客家话传承给下一代。尽管现在孩子们大多只说中文,但她坚信,传统语言是“社会的门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与人交谈时,都能以自己的籍贯自我介绍。

她说,时代的变化有好有坏,但有些传统是必须传承的,除了客家话,尤其是饮食方面,那些熟悉的“味道”,永远让人难以忘怀。她进一步说,即使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传统,但一旦走出家门,他们总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家里的味道”。

她笑称,她的儿子外出寄宿,试图自己煮家乡菜,但总是说煮不出家里的味道。

“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特别传承,孩子们自己会去寻找,并不知不觉地学习‘啊嘛’时代的家乡味道。”

吴秀秀

叶家铭再忙 也要上香

通过访谈,记者发现,年轻人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理解与前两代有所不同,但这些传统的意义在他们心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且依旧重要。

37岁的叶家铭指出,虽然春节期间他不会在家上香,因为家里没有设置祖先神台,且由于现代生活事务繁忙,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拜神活动,但他依然会抽空到庙里上香。

他指出,虽然现代年轻人可能不太在意传统的节庆习俗,但他们依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他举例提到,参加拜神游街活动时,总能看到一群人,尤其是年轻人,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庙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

“我认为,传统信仰并非完全是盲目迷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实践。”

“这些文化习俗是凝聚社区的重要纽带。”

作为一名惠州客家人,叶家铭从小就学习客家话,因为这是他与家里长辈沟通的桥梁。他强调,传承客家话不仅关乎家庭的沟通,更有助于在职业生涯中建立文化背景和话题。

他举例说,很多新春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籍贯和方言开展如,广东话、福建话、客家话等,各具特色的语言能让庆祝活动更加多元和丰富。

“没有籍贯,就无法进行这些‘创新’的活动,因为这类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传统。”

鼓励孩子多说方言

叶家铭强调,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一味怀旧或者固守过去的形式,而是要通过了解新村的历史与文化,赋予它新的意义与生命,才能让传统得以延续并焕发新光。

“我们年轻一代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多说方言,”

“如果大家都只会讲中文和英文,我们独特的‘百花齐放’的美感就会消失。”

他提到,“百花齐放”就如马来西亚人能以多语沟通,是种光荣,尤其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中国人赞扬大马人会讲多种语言,这是一种值得骄傲并传承下去的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连红包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叶家铭笑称,现如今,许多人使用TouchNGO电子钱包转账发红包,这样既安全又便捷。

“假如今年我赚得多,我就想给父母包大封红包,用电子钱包转账,比传统红包封更安全及便捷。”

叶家铭

传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叶家铭提到,随着时代变化,很多家庭都住在高楼大厦的公寓,已没有像过去那样可以容纳大家族的新村后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酒楼吃团圆饭。虽然形式不同,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丧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去酒楼吃饭既方便又省时,不仅能减轻煮饭者的负担,还能为大家提供更多交流的时间。”

回想小时候,叶家铭曾经不解为何大人如此看重这些传统习俗,他曾认为很多事情都能线上完成。然而,慢慢长大,他逐渐意识到,这些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某些传统活动需要亲自参与,才能真正加深我们的记忆,体会其中的深意,特别是尽孝道这一传统文化。

沙登新村充满浓浓的新年气息。
三代同堂 团团圆圆">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农历新年

沙登新村

三代同堂

相关文章

天气转晴供应大增 年后菜鱼 价格回落

◤蛇蛇知多少◢ 没翅膀却能“飞”的蛇

部分茶室业者没涨价 食客没感受到压力

◤蛇蛇知多少◢ 长有触须的蛇

◤蛇蛇知多少◢ 温顺无毒的牛奶蛇

◤蛇蛇知多少◢ 最毒海蛇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