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小
大
廖延濠:“打包费” 外食族的无奈
在外打包食物还要付给“打包费”,有多少人是乐意付给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所谓的“打包费”,就是把盛食物的保利龙饭盒、盛饮料的塑料袋或杯、一次性使用的匙、叉、筷子、吸管等费用,由消费者买单。
或许是近年经营成本高涨的关系,自政府开始征收每个20仙的塑料袋费用后,业者似乎也随着脚步,向打包的食客收取“打包费”,在雪隆区许多地点,一般打包“行情”会比堂食贵上20仙至50仙,甚至1令吉。
这种征费手法确有争议,但认为业者收取打包费不合理的意见居多,有网友投诉在某餐厅打包早餐,收银员收取额外费用,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打包的每片面包,都要额外收取50仙。
打包每片面包都要额外收取50仙,如此计算手法着实令人乍舌,难怪被人摆上网投诉。
然而,打包比堂食贵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因为打包份量往往比堂食多,例如不少人爱喝的“Kopi冰 Bungkus”或煎芯,打包一定比堂食贵。
如果民众不满打包偏贵,可堂食或自带饭盒打包,不过说到底,最终计价收费的还是小贩或摊主,即使食客自带饭盒来打包,有时不见得省回“打包费”或便宜多少,尤其是选购杂菜饭,收费方面往往让人“惊叹”,作为长期打包的外食族深感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