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头条

塞车

路障

双溪比力大街

文 文 文

“有了它, 更塞车” 居民呈书要求拆路障

(双溪比力5日讯) “马路如虎口”! 当初为了道路使用者安全和减少交通意外发生而设的,部份居民却以进出不方便,要过对面马路必须绕道及情况日渐恶化为由,要求拆除

约58名双溪比力居民联署签名,以“双溪比力居民”名誉上书给该区州议员雷健强;要求拆除主要干道的,特别是巴刹牌楼前 的。 有关诉求书函也被居民放上面书和附上居民签字证据。

雷健强回应说,一般在面书提出的问题,会了解情况以后才决定是否需要作出回应,但是不会通过面书回应。

“由于以上诉求并没有特定的负责人,只能暂缓。”

他指出,如果居民需要协助,应当采取适当的管道,比如与当地市议员及村长一起研究商讨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雷健强说,一般牵涉地方上人民事务相关的公共工程局项目,首要条件是先通过和得到80%居民的支持才可行,当然后续还需取得相关部门的同意和批示,才能展开工程。

他补充说,针对搬移,暂未有后续发展。

位于油站前的缺口被路障封锁,间接导致塞车情况日渐严重。
雷志强

横跨通行路口 更费时

根据了解,双溪比力的住宅区由大街间隔为左右两大区域,主要的公共巴刹、餐馆和商店则集中在左边区域,右边的居民必须横跨大街到对面获取生活所需。

由于两个横跨通行的路口摆设,导致他们必须往前绕到红绿灯或分界堤尽头才能到达对面区域办事和采购,对他们来说非常不方便,原本无需1分钟便可到达对面马路,现在 费时或需5至10分钟,及路况不好时,往往耗时至少15分钟才能抵达,看到过不到的焦急心,不禁怨声载道。

记者走访当时协调设的时任市议员蔡志雄。 他说,未设前,隔三差五就有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在横跨路口发生,而在进入双溪比力小镇前分解界堤上的花坛总是无故遭殃被撞坏,也是屡见不鲜。

他说,当时为大街上的两个进出口实施封截,旨在减低车祸发生率。

他坦言,当时也有不少村民提出抗议,反对声浪不断,幸好褒高过贬,毕竟安全第一,生命是宝贵的,在多数居民理解下,于去年8月末由雪邦公共工程局为大街2 个切口置放可移动水泥

58名双溪比力居民联署上书给州议员,要求拆除双溪比力大街的路阻,惟没注明主要负责人。
未设路障前,在牌楼出入口处隔三差五就发生交通意外,影响道路安全。

蔡志雄:车流量高成黑区

蔡志雄补充说,由于周边区域大事发展,途经本镇大街的车流辆量也随着增加许多,以致大街2个进出路口存在安全隐患,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使该处变成车祸黑区。

“在接获多数居民提出封阻路口的建议,同时为了遏止意外持续发生,我亲自和交通部以及公共工程局探讨一切可行性措施。”

由于不是每个道路使用者都能确保一定遵守交通规则,往往就有那么一小撮的违规者;因贪图一时的方便和侥幸的心理导致悲局发生,当局认为有必要阻止悲局发生的责任 ,最后大家一致认同,只有把这两个路口封阻,才能减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蔡志雄说,为了广大村民们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他呼吁骑士和道路使用者使用交通灯处U转和横跨中央大街行驶,也可驶入达迈花园调头转入大街,或者行驶到 双溪比力国小处U转回大街。

双溪比力国小的U转处距离主要红绿灯1公里,因此很多居民贪图方便,情愿违规抄捷径。
道路分界堤并非合法U转或转弯处,花坛被撞坏时有所闻。
蔡志雄
塞车” 居民呈书要求拆">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塞车

路障

双溪比力大街

相关文章

蔡伟杰: FT3209公路交通堵塞 中央拨2亿2700万提升

足总杯决赛开打 居民忧塞车 网民盼特假

甲洞卫星市珍景1路建商业中心 居民忧车流量激增塞车

道路规划差 分岔路也多 甲洞泗岩沫捷径 好塞车

雪隆午后大雨 多路积水 塞车

大道塞车致巴士迟到 乘客痴等逾4小时至凌晨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