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黨梳邦再也州議席候選人黃美詩 | |
姓名 | 黃美詩 |
年齡 | 33歲 |
學曆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律學士 |
職業 | 律師 |
黨職 | 行動黨雪州州委、行動黨雪州婦女組宣傳秘書、社青團公共政策局委員 |

原任梳邦再也區州議員黃美詩在第14屆大選時新兵上陣,結果一舉獲得5萬5354票,多數票達4萬8272,為行動黨守下這個於2008年攻下的議席。
憑著任內出色表現,黃美詩在本屆再獲得行動黨委托守土,並向梳邦再也選民承諾,一旦當選將繼續處理梳邦再也治水與解決斷水課題。
黃美詩受訪時指出,在過去5年鑒於氣候變化因素,梳邦再也出現了2個有關水的大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太多水”而發生水災,另一個則是“缺水”導致斷水的問題。

她曾經擔任雪州議會水源管理遴選委員會主席,她說,梳邦再也在2019年起面對超過10次水供中斷問題,都是因為士毛月河與雪州河被汙染,濾水站被迫關閉所致。
“這些年,州政府透過數個計劃去減少水源汙染問題,包括透過修改雪州水務管理機構法令,加強刑法、提升河流監督頻率、增加河流執法官員,這些皆已經完成,還有第4項要做的就是打造替代水源。”
她說,目前雪州的水供太依賴士毛月河與雪州河濾水站,一旦出現汙染停運,雪州許多地點都會斷水,而替代水源計劃則是一方面打造繞道,讓汙水透過繞道排走,再加上從其他蓄水池注入生水到濾水站,確保水供持續供應。
她指出,州政府替代水源的計劃預計在今年尾完成,這也是雪州生水保障計劃的一環。
“最重要的就是,在未來5年內,要開展雙溪拉騷濾水站第二期工程,該濾水站也將是為梳邦再也提供淨水的來源。”

她說,州政府預計在2025年起,會出現10年幹旱,若每個住宅區隻有一個水源並無法保障水供。
她指出,這也是選民必須確保團結政府勝選的原因之一,因為建造濾水站的耗資高昂,但隻要保有一個廉潔的政府,就可以保障到每一分錢都用到解決民生問題上。

撥款230萬令吉防洪
“太多水的問題,就是水災,在2021年至2022年的4個月間,梳邦再也出現2次嚴重水災,我們有一些治水工程,但疫情緣故而展延,還需要一點時間去完成。”
黃美詩說,在USJ 1治水工程已完成河堤建設,目前還需要再建一個防洪集水池。
她指出,雪州政府也撥款230萬令吉,在USJ 1 Avenue鞏固河堤,工程預計會在年尾竣工。

她說,市政廳也在今年撥款,在格瓦芝班路防洪溝中興建2個溝堰(Weir)擴大容水量解決當地水災問題。
她指出,建溝堰的開銷比起加寬防洪溝節省許多,若要加寬,預算要數百萬令吉,而溝堰的開銷則不到10萬令吉,且最近下雨也沒有再淹水。
她說,她的目標是要把梳邦再也打造成沒有水災的地區。
計劃興建政府診所
另外,黃美詩指出,目前梳邦再也USJ 1也在計劃興建政府診所,如今公共工程局已經把建議書提呈到梳邦再也市政廳,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遴選承包商,預計明年可以動工。
“梳邦再也居民已經等了政府診所20年,八打靈縣衛生局也認為梳邦再也有需要,目前最近梳邦的政府診所在格拉娜再也或蒲種14哩,對病人來說並不方便。”
她指出,梳邦再也未來也會成為一個樂齡人士較多的地區,現在就要開始建設好設備。
黃美詩指出,若再次獲得選民委托,她會確保上述防洪、政府診所等計劃都能夠持續至完成。
“有的時候,若沒有人去關注及跟進,可能會讓政府覺得問題不大,而把撥款用在其他計劃。”
她說,並非其他計劃不重要,隻是要先解決選民最迫切的需求。
未來5年改善公共交通問題
黃美詩指出,梳邦再也擁有許多著名私立大學,每年都有25萬學生從國內外各地到來,為了求學住上2、3年。
“雪州看守大臣拿督斯裏阿米魯丁最近在講座上,也提及要為雪州子民創造更多高收入工作,而恰好在梳邦再也這裏就有許多現成的人才。”
她說,如今有中央政府的協助,可以把一些活動帶來梳邦再也,吸引這些人才效力。
另外,黃美詩指出,未來5年,她也會集中在改善公共交通銜接問題。
她說,在過去幾年,在梳邦再也推出了2個電召客貨車服務,有數百個虛擬站點,為民眾提供銜接公共交通的載送服務。
“但我們還要設法改善人們從家裏到這些站點的基設。”
她說,在疫情後,她們慢慢透過撥款改進了USJ 20、USJ 18及SS 17區的人行道,但還是有所不足,步行到公共交通車站、巴士站等還有許多“迷失道路”。
她指出,若還有5年機會,她們會與發展商、市政廳探討,並擬定大藍圖,在未來5至10年時間,打造更多的腳車道或人行道。
梳邦選民受教育高 哄騙不了
黃美詩指出,梳邦再也許多居民受過教育,對政府期望度很高,要滿足他們的期盼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一次雖然是第二次上陣,但在宣布候選人當天,我甚至比當年第一次上陣時更緊張。”
她說,因為在梳邦再也經曆了一屆,她明白要代表人民是一個很重大的責任,不能辜負人民的期望,要盡力去解決人民的問題。
她指出,雖然許多人認為行動黨的選區非常穩固,但她們不能夠掉以輕心。

視18歲首投族為新挑戰
黃美詩指出,接觸18歲首投族會是她們競選上要面對的新挑戰。
“我與團隊的實習生研究過要如何吸引他們,如今的年輕人很多都是透過手機網絡獲得資訊,但若內容沒吸引力,即使在網絡上也無法接觸到他們。”

她說,她已經嚐試去利用年輕人感興趣的活動,如桌遊、體育等,吸引年輕人到來參與活動,並嚐試讓年輕人了解政治工作者、政策,若何影響到他們。
她也打算以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舉辦論壇,與年輕人交流,例如外送員的課題,向他們講解州政府為他們做了什麼,及了解他們的問題。
“如今有的孩子16歲就選擇輟學選擇當外送員,因為若努力,每月可以有3至4000令吉收入,對他們來說很吸引,這些課題也是我們要去深入了解。”
她指出,在去年大選時,有的家長分享過,孩子向父母諮詢如何投票,要投給誰,顯示家長們也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力。
她也希望家長,可以趁著競選期間,向孩子們講解。

#州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