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缺陷 障友不便 水沟发臭 安邦新巴刹好多问题
(安邦9日讯)魔鬼藏在细节里,启用数月的安邦新巴刹问题一萝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商贩们提出的问题包括地面设计缺陷、缺乏残障人士设施、排水沟散发臭味、熟食小贩摊位上的遮雨棚太短、猪肉部空气不流通等。
安邦旧巴刹于5年多前拆除重建,新巴刹共耗资400余万令吉,在数月前才宣告完工和迁入,巴刹楼上暂时没有启用。
《中国报》记者前往巡视时,巴刹从前门到后门都有梯级,进入巴刹后,摊位之间也有小斜坡让小贩可以用手推车搬运货物。
由于顾客有时候会走过小斜坡在摊位之间穿梭,稍有不慎,可能会被斜坡绊倒。
同时,目前巴刹的楼上暂未使用,市议会所建造楼梯没有装上手把,上下楼梯完全没能扶着。
基于没有升降机,若残障人士要上楼就必须使用巴刹后方的送货斜坡,然而这个斜坡斜度太大,加上一样没有手把,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根本不可能单独使用斜坡。
市会改进效果 杯水车薪
安邦巴刹商业小贩公会秘书许志忠向《中国报》指出,市议会管理三四个巴刹,往往无法很快就看到细节出现问题。
他说,除了设施不完善,一些商贩还面对臭味困扰。
他举例,所经营的文具店前方就有一个排水沟,常常面对各种混杂臭味的问题,尽管市议会虽然已有尽量去改进,但效果只是杯水车薪。
“我有针对这问题向市议会反映几次,但要完全解决问题就必须从长计议。”
许志忠:建设升降机是“奢望”
许志忠本身是残障人士,他直言,新巴刹缺乏完善的零障碍设施,建设升降机更是一种“奢望”。
他指出,巴刹里外有很多梯级,残障人士的设施需要改进,坐着轮椅不仅很难进来,进入巴刹里面也难转弯。
“小贩有自行增设小型的斜坡,但是并不符合规格,至于市议会增设的斜坡,也没有手把。”
他建议入口处的斜坡(市议会制作的斜坡)可以增设手把,让残障人士较为容易上斜坡。
“我们也看到入口处的梯级尺寸非常小,无法让大部分成年人的脚完全踏在梯级上,这对长者来说也是很危险。”
固定与临时执照小贩各半
许志忠坦言,曾有建议让临时执照的小贩摊位纳入新巴刹围篱的范围里面,但可能市议会经过衡量和认为不可行,所以他们只能在巴刹建筑外围营业。
他指出,安邦新巴刹有逾200个摊位,固定执照(lesen statik)和临时执照(lesen sementara)的小贩各占一半。
他解释,前者的持有者就是迁入新巴刹,拥有固定的摊位架构;后者的持有者的摊位则是散落在巴刹外围巴刹路(Jalan Pasar)。
“巴刹里外有约200多个摊位,其中临时执照小贩占一半,他们所出售的商品涵盖很多类型,什么都有。”
他认为,市议会向小贩发出临时执照不太贴切,因为他们其实已经做生意很多年。
“现在即使有非法小贩混在巴刹路摆卖,也是很难控制,若小贩们都能迁入新巴刹,不仅更整齐,且更容易管理和改善交通情况。”
他提及,原本有个打造美食街的概念,把外围的熟食小贩搬进来巴刹范围,但碍于这个地方实在太小,可以疏散的空间不多,惟还是希望得到双赢的方案。
摊位间斜坡 易绊倒长者
杂货和蔬菜小贩张伟君指出,巴刹地面设计不完善,摊位之间有小斜坡,很容易绊倒老人家。
她说,巴刹很多老人走动,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不小心绊倒或跌倒,新巴刹启用以来不时有老人跌倒。
“如果老人家刚好能扶住一旁的摊位稳住身体,就不至于跌倒在地。”
她说,巴刹其他问题包括水喉水压很小、排水沟水流不通和散发臭味,猪肉部门空气不流通,非常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