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市場情報

藝術新結合 餘榮興賦予舊漁網新生命

文 文 文

因對漁鄉的懷土之情和藝術的摯愛,留法畫家餘榮興為廢棄漁網尋找新生命;將重新粉飾漁網與畫作結為一體,創作我國首個以漁網為主題的另類家居裝飾或藝術品畫展——《網藝》。

餘榮興出生於一個80%人口靠捕魚為生的漁村——吉膽島。自島上的漁民將麻繩漁網改為尼龍繩漁網之後,便將破舊的漁網隨處丟棄,除了造成嚴重環境汙染之外,也破壞了海洋生態係統。

《網藝》的繪畫主題都是以漁村為題材。
《網藝》的繪畫主題都是以漁村為題材。

80年代從法國習畫歸來的餘榮興,常常與畫友們到全國各地漁村寫生,但所到的每一個漁村,進入眼簾的都是到處一堆堆的廢棄漁網。他越看越難受,腦海裏開始不停的想著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直到2015年,餘榮興在返鄉途中瞧見一張藍色的廢棄漁網。這讓他想起了在法國見識過的多元性裝置藝術,也許會為舊漁網帶來新出路,但餘榮興是心動卻沒有行動。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工作停頓了,這才讓餘榮興有時間去構思這個計劃。於是,他乘著行動管製令放寬期間到漁村收集廢網,並帶回工作室實踐。

吉膽島土生土長的餘榮興,在畫展上向來賓分享《網藝》的創作路程,也希望大家能注重環保。
吉膽島土生土長的餘榮興,在畫展上向來賓分享《網藝》的創作路程,也希望大家能注重環保。

餘榮興受訪時表示,為了配合《網藝》這個主題,以及考量藝術上的呈現配搭,這次畫展所有的繪畫題材都是漁村,再搭配漁網做裝飾,畫展一共有4種顏料畫作,包括油畫、丙烯畫、混合和水溶性油畫。

他還說,他至今還在尋找著方法解決漁網的燃色問題,因為這些漁網都是尼龍材質,必須找到合適的顏料來熏染。

餘榮興補充,舊漁網的處理過程非常繁瑣,所有的廢棄漁網很多都是從泥濘裏打撈上來。想要把分文不值的舊漁網轉化成藝術品必須下一般功夫,除了要清洗之外,還要修補、裁剪、設計和染色,之後才將它塑性和配圖。

除了使用舊漁網之外,餘榮興還使用了舊相框來裝置畫作。
除了使用舊漁網之外,餘榮興還使用了舊相框來裝置畫作。

他指出,這次所展出的作品都是初版,還需要時間來作進一步的改進,或有更多的不同的創作。使用漁網搭配畫作的展示方式,目前在我國藝術界可說是比較獨特;因此他會邀請藝術工作者前來參觀,希望能夠借此機會收集藝術界人士的看法,也歡迎大家向他提出意見。

餘榮興所展出的作品都是初版,還需要時間來作進一步的改進。
餘榮興所展出的作品都是初版,還需要時間來作進一步的改進。
餘榮興把兩種不同方式的漁網與畫作配搭。
餘榮興把兩種不同方式的漁網與畫作配搭。

另外,餘榮興把這一次的畫展作為一個新的出發點,除了賦予舊漁網新生命外,也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大家對廢棄漁網的處置和環保課題方面的關注,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

餘榮興賦予了漁網新生命。
餘榮興賦予了漁網新生命。

與此同時,餘榮興的《網藝》創作也在今年的雪州文化旅遊創意賽中得獎,這更加堅定了他對漁網創作的信心。

雪州政府代表參加《網藝》畫展開幕禮,以示支持。左起為畫家蔡靜華、餘榮興、行政議員鄧章欽、旅遊部經理蔡依霖和畫家梁國詩。
雪州政府代表參加《網藝》畫展開幕禮,以示支持。左起為畫家蔡靜華、餘榮興、行政議員鄧章欽、旅遊部經理蔡依霖和畫家梁國詩。

為鼓勵更多誌同道合的藝術愛好者加入漁網新生命創作,有興趣參與漁網裝置創作的藝術愛好者,可與餘榮興洽詢,餘榮興將願意免費協助及提供意見。
《網藝》畫展現每逢周末對外開放,地點在巴生專業美術畫廊,地址:1,Jln Meru,41050,Klang。查詢電話:016-253 3832。

民眾在畫展中認真觀賞餘榮興的作品。
民眾在畫展中認真觀賞餘榮興的作品。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