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空置 水力缓慢 肉摊没窗 安邦新巴刹问题一箩筐
(安邦9日讯)安邦临时巴刹摊贩陆续迁入新巴刹,却发现诸多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报记者前往巡视时,发现新巴刹予人干净整洁印象,但有小贩在巴刹外面摆卖,顾客看来好像是2个巴刹,与未重建前没两样。
此外,楼上原本是干货市场食品摆卖处,因之前小贩不愿在楼上营业,形成大片空间空置。
至于猪肉/烧肉摊在另一处,无法从巴刹内部走过去也没窗口,情况恶劣。
肉鸡摊/鱼摊桌面洗涤用途水喉太小,水力很差,异常缓慢,致桌面积水,须以水勺勺走,费时费力,而临时巴刹宰鸡场仍然继续营运。
目前该巴刹有3个小贩组织,难发挥团结精神,令小贩不知道相信哪一个组织才好。
安邦临时巴刹小贩从本月2日起陆续搬入新巴刹,大部分于本周初才迁入。
旧巴刹于4年多前拆毁后重建,因疫情关系,至数月前才大功告成。
新巴刹总共耗资400余万令吉。新巴到占地近2英亩,比拆除前大一些。
根据资料,安邦巴剥共有395摊,有执照小贩约300余名。
沈浩威:部分小贩外面摆卖
顾客以为有2巴刹
安邦巴刹商业小贩公会主席沈浩威受访时无奈指出,原本安排是,拥有营业执照的小贩在新巴刹内营业,而不是像现在般,部分小贩(约100摊)在外面摆卖,给人感觉有2个巴刹,跟未重建前一样。
他说,安邦再也市议会负责官员指是为了不让巴刹过于拥挤,让小贩分批迁入新巴刹,至于在外摆卖的小贩何时全迁则没提供日期。
沈浩威透露,该公会在旧巴刹于2018年拆除前已注册成立,如今巴刹约60%小贩是会员。
他感叹“瘦田旡人耕,耕后有人争”,想当年巴剥乏人打理,他们挺身而出成立安邦巴刹商业小贩公会,当时旧巴刹小贩公会很多会员加入新公会,讵料今年出现另一个新公会,以致一个巴刹出现3个公会,小贩们也不知道听谁的话。
沈浩威指出,尽管过去其公会一直有良好表现,但至今市议会尚未正式交出委任状,使公会有时很难做事。
“官员希望本会能取得全部小贩支持,但我们总不能拿枪指着别人,叫他们加入公会。”
他透露,据悉前安邦国会议员拿督祖莱达在大选前,曾协助安邦再也市议会获得10万令吉拨款,作为新巴刹走廊遮雨棚用途,但市议会不肯定拨款何时到手。
据他私下询问外面承包商,遮雨棚需13万令吉,该拨款不足够。
沈浩威也提到搬入新巴刹前,有人租下多个鱼摊,以比其他小贩更便宜价格吸引客源,影响其他小贩生意,他已告知官员,对方表示会作调查。
他说,外边巴刹小贩想迁入巴刹内,但官员却怕拥挤,其实巴刹内部有足够地方。
肉贩:空间闷热 须设指示牌
猪肉/烧肉摊抱怨声四起。
女肉贩小娟说,这里又闷又热,他们怕顾客难找,特制作画有猪样的指示牌放在外面,顾客须从巴刹内大路才能进入猪肉营业区。
她说,由于才搬过来,顾客难找,生意很差。
肉贩李先生说,只有一个大门进入,巴刹内没有门口让顾客进来,连窗口都没有,设计甚差,里面虽有多架风扇,仍然显得闷热,开抽风机又声音嘈杂,讲话不方便。
“现在还是疫情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顾客难免担心。”
一名女小贩受到安邦巴刹商业小贩公会财政梁永安,询问桌面水喉是否阻塞时,她极不满意有关设备,整个石桌结构与外观不错,就是水喉管太小,难以通水。
此外,铁制架子上面的电插头没有一个塑胶盖遮盖,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受访顾客则觉得全部小贩应在巴刹内营业,顾客较方便,全部集中一起,下雨也不必淋雨。
菜摊通风好
女菜贩张伟君
搬来才第2天,顾客不多,菜摊通风情况好,没什么问题。
我当菜贩已37年,搬回来感觉良好。
应集中营业
菜贩陶先生
摊位是我父亲留下的,我营业已20多年。
外面摆卖的小贩应搬进来,不应像以前般分开,大家在一起,顾客也较易作出选择。
顾客未习惯
杂货小贩赖冰玲
刚搬进来营业,顾客还未习惯,有些顾客去到临时巴刹后,才知已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