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中有“郡望号” “堂厝号” 让后代子孙 br/>找到族源 | KL人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KL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堂号中有“郡望号” “堂厝号” 让后代子孙 br/>找到族源

    在本地一些新村、传统房屋,有时可见到屋顶之下设有牌匾,牌匾上注明“太原堂”、“陇西堂”、“江下堂”、“树宝堂”、“汾阳堂”、“济南堂”、“颖川堂”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上述是部分流传到大马,尤其是雪隆一带各姓氏的堂号,除了老一辈,有不少年轻人对“堂号”相当陌生和不清楚,有者甚至不知本身姓氏堂号。

    华社研究中心(华研)公共联络主任兼研究员郑名烈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在“堂号”之中,分别有“郡望号”和“堂厝号”。

    他说,很多人只知“堂号”或“郡望号”,但很多人不知道或不清楚,还有“堂厝号”的存在,两者常让人混为一谈。

    他指出,所谓“郡望号”,就是来自各姓氏早期的祖宗发源地,也是氏族根源的标记。

    他说,至于“堂厝号”,则是当家族中的族人太多进行迁移或分支或分家,除了长子留在祖屋,其他孩子都是往外移另建新屋。

    “当时,一些人为表明世系的渊源,会在新宅设立新的堂号,也就是所谓的‘堂厝号’。”

    他说,“堂厝号”就类似代表当时的门牌号码或者是房子的身分一样,可让后代子孙找到族源。

    郑名烈也以其为例说,他们家族通过“堂厝号”可以追溯到1906年时代,也可找回当年的房屋。

    他说,从其曾祖父时代就开始使用“福林堂”,到其父亲,之后就到他们的时代,还是继续使用着“福林堂”。

    郑名烈曾著作了一本永春扬美郑氏宗族在马来西亚的重建和发展,也曾前往中国去调查当年的老屋、堂号等。

    他说,因为有前人保存的《世系汇志》,也奠定了些基础,不只是让资料获得保留,也让后人能够从基楚中去进行研究和追溯。

    郑名烈

    郑名烈:部分“堂号”不同姓氏

    郑名烈说,同“堂号”不一定是同姓氏,部分“堂号”中也有不同的姓氏使用。

    他说,有一些相同的“堂号”分属多个不同的姓氏所使用,不同的姓氏来自同一个地区,但并没有血缘关系。

    他举例说, 就好比使用“荥阳堂”的就有姓郑、潘和昌。

    他说,通过“堂号”可以辨别同姓是否是同宗,尤其是异性之间是否有亲戚关系。

    他说,同一“堂号”的同姓氏,也未必有同关系,可能是来自同一地区,但开基祖也未必是同人。

    “一些大姓的姓氏,人口众多,即使是来自同地区,也未必是有血缘关系,但对于一些人口较少的姓氏,来自同一个地方,同姓是否是同宗的机率也会比较高。”

    他说,以前时代的动荡、战乱、天灾等因素,迁移的情况也是相当多,不少资料已难于查证,可能最多也只能追溯到500年前。

    年代久远追溯困难

    郑名烈说,如今年代已久远,有很多资料已遗失,人物已老去,再加上经过数千年的移迁,要往上追溯已是相当的困难。

    他说,在马来西亚,姓氏公会是有相当多,但也不一定每一个姓氏都有各别的堂号,有者是几个姓氏是用样的堂号。

    他指出,在大马有相当多姓氏公会,主要是在雪隆一带或者柔佛,其次则是在槟城,除了姓氏公会就是宗亲会或者是姓氏宗祠等。

    他说,如今在“堂号”,除了一些新村,如今保留较完整的是在雪州的吉胆岛,还有不少姓氏“堂号”可在当地找到,但在不少姓氏公会,资料的保留并不全面和完整,很多都没有纪录在案,也有一些堂号已逐渐的被后代所遗忘。

    “一些祖父、父亲辈等,可能还知道,到了孩子或者是孙辈等可能就已不知道,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不知本身的“堂号”。”

    在1955年编撰的福建永春扬美郑氏旅外族侨世系汇志,分为上下册,清楚注明家族资料。

    修撰资料数码化

    郑名烈说,不管是姓氏公会、宗亲会,如今应该要去追根溯源,进行族谱的修撰,或者是编撰《世系汇志》,把所修撰的资料等数码化。

    他说,如今一些本地大型姓氏公会、宗亲会等,都有如此的能力、财力等号招谱的修撰,或者是编撰《世系汇志》。

    他指出,姓氏公会和宗亲会等早年成立的宗旨,主要是协助南来的宗亲、乡亲等,如今所扮演的角色也应调整,包括协助整理宗族早期的资料和历史等。

    “至少未来,下一代或者是年轻人可以知其祖先来自那里,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对于公会、宗亲会等也有一定的归属感。”

    他说,华研作为一个研究所,在过去也曾协助一些会馆、组织等进行研究工作,一些姓氏公会、宗亲会等也可通过华研等的资源和协助进行编撰姓氏来源和历史等的研究工作。

     

    郑名烈在多年前着做的《永春扬郑氏宗族在马来西亚的重建与发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