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影29日訊)新紀元大學學院輔諮係將於這段後疫情開始的時代,與不惑生命學苑及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協辦“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講座系列,目的在於與社會大眾以堅定的步伐走出人類曆史上這段艱辛時刻,迎向新常態的生活。
“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講座系列將在4月9日至8月27日,每周五晚上8時至10時進行,全系列講座共20場。“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講座系列將跟大眾分享不同的學術主題,提供案例與心理輔導方法、有效的生活因應技巧,以助大家應對後疫情時代。
此學術講座系列的講題範圍廣泛,針對不同群體而設計,包括教師、學生、老人、家長和一般大眾。每場講座有半小時的交流環節,以達到“傾聽心靈”的目的。講座為免費公開,欲知更多詳情,可瀏覽“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講座系列官方面子書專頁。
新紀元於2002年創辦諮商與輔導專業文憑課程,為華社培養以華語作為溝通媒介語的輔導義工。隨著升格為大學學院,新紀元輔導與諮商心理學係也於2017年5月起開辦諮商與心理學榮譽學士課程(BCP)。
“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講座系列是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今年的重點活動之一,其它公開課程還包括“新紀元——富貴生命教育精品課程”以及“甘密與華人文史講堂”線上講座等,歡迎瀏覽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官網獲取更多詳情。
【傾聽心靈迎向新常態】學術系列講座
日期/主題(講師)
4月9日/新常態下的教與學—談教師的自我照顧(郭富美)
4月16日/談疫情時代的自我照顧——成為更完整的自己(李穎瑩)
4月23日/網絡世界對老人生活的影響(林致承)
4月30日/疫情下中學/大學新鮮人升學常見的問題和困擾(吳群政)
5月7日/老伴、老友、老本、老窩、老身之“五老”如何整合與聯結?(高桂蓮)
5月21日/飛揚的青春——疫下大學生活甘苦談(輔諮係係會)
5月28日提升後疫情時代孩童的情緒複原力(李雪妮)
6月4日/新常態下父母的再成長——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學習?(李紫微)
6月11日/後疫情的危機:如何讓孩子告別網絡沉迷(謝成)
6月18日/我們不見不散?:如何經營遠距離戀愛(黃章健)
6月25日/實用輔導技巧分享(林明申)
7月2日/揮別焦慮:遇見內在堅定的自己(何均燕)
7月9日/二十一世紀的王者學科: 老齡照護服務與樂齡企業管理(胡祿銘)
7月16日/新常態下的新手媽媽如何照顧自身情緒與需求(葉淑玲)
7月23日/自我察覺.從“心”出發——後疫情時代的生涯規劃(侯雯荔)
7月30日/論與壓力相處之道(黃玲玲)
8月6日/疫情後的大地覺醒——鏡頭下自然風景的療愈之路(駱惠旋)
8月13日/整理物件,聊天陪伴—“整聊”:談另類的心理輔助療法(廖嘉程)
8月20日/那一年,我們實習的日子—輔諮係畢業生心得分享(鄒婉馨、林俊榮、林秀靜、吳寶怡等)
8月27日/輔導諮商專業的需求、發展與前景(陳如湘、郭富美)
日期/主題(講師)
4月9日/新常態下的教與學—談教師的自我照顧(郭富美)
4月16日/談疫情時代的自我照顧——成為更完整的自己(李穎瑩)
4月23日/網絡世界對老人生活的影響(林致承)
4月30日/疫情下中學/大學新鮮人升學常見的問題和困擾(吳群政)
5月7日/老伴、老友、老本、老窩、老身之“五老”如何整合與聯結?(高桂蓮)
5月21日/飛揚的青春——疫下大學生活甘苦談(輔諮係係會)
5月28日提升後疫情時代孩童的情緒複原力(李雪妮)
6月4日/新常態下父母的再成長——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學習?(李紫微)
6月11日/後疫情的危機:如何讓孩子告別網絡沉迷(謝成)
6月18日/我們不見不散?:如何經營遠距離戀愛(黃章健)
6月25日/實用輔導技巧分享(林明申)
7月2日/揮別焦慮:遇見內在堅定的自己(何均燕)
7月9日/二十一世紀的王者學科: 老齡照護服務與樂齡企業管理(胡祿銘)
7月16日/新常態下的新手媽媽如何照顧自身情緒與需求(葉淑玲)
7月23日/自我察覺.從“心”出發——後疫情時代的生涯規劃(侯雯荔)
7月30日/論與壓力相處之道(黃玲玲)
8月6日/疫情後的大地覺醒——鏡頭下自然風景的療愈之路(駱惠旋)
8月13日/整理物件,聊天陪伴—“整聊”:談另類的心理輔助療法(廖嘉程)
8月20日/那一年,我們實習的日子—輔諮係畢業生心得分享(鄒婉馨、林俊榮、林秀靜、吳寶怡等)
8月27日/輔導諮商專業的需求、發展與前景(陳如湘、郭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