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伟促重视赤贫率 政府应设法帮助B40 | KL人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KL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国伟促重视赤贫率 政府应设法帮助B40

    (吉隆坡26日讯)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促政府,重视我国赤贫率与贫穷率问题,设法帮助B40阶层度过这一次难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尤其是城市贫穷问题,面对的开销更大,若是一个有爱心的政府,必须拟定一系列计划协助,一次性300、500的补助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他指出,世界银行根据今年1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估计,去年全球赤贫人数在疫情影响下,会增加至1亿1900万至1亿2400万人之间,而贫穷人数也会从1亿7500万人增加至2亿2800万人口。

    他说,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疫情下,每天到其服务中心求助者非常多,无论是小学中学或是大学,都有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

    “日前有2兄妹就读本地私立大学医科,因疫情导致当导游的父亲失去收入,单靠母亲一份薪水,不足以支付学费而面临辍学,后来我替他们找到一家机构,协助他们支付了大部分学费,才得以继续求学。”

    他今日移交捐款给华社研究中心与中华施诊所后,如是指出。

    他说,我国在紧急状态,国会无法召开,防疫、抗疫、治疫及免疫事项,都无法透过国会讨论。

    “我们也无法讨论有关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疫情也越来越紧张。”

    他指出,若这情况持续下去,只会造成穷者越穷的现象,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不能忽视这问题。

    应强制非法外劳检测冠病

    陈国伟说,政府必须强制非法外劳进行冠病检测,这方面的开销不能节省。

    “政府如今采取减少检测策略,如此一来,确诊人数理应会下降,然而现实却是相反,确诊人数还是很高。”

    他指出,若当中还有部分因没有检测,而没有发现患病者,只会导致疫情更加严重。

    他认为,政府已经要雇主为外劳进行检测,然而我国的非法外劳众多,谁又为这些非法外劳负责?

    “非法外劳或许有许多忧虑,可能也不清楚自己患病,政府应该设定对策,为非法外劳检测,减少这一方面的感染风险。”

    筹3万 捐华社研究中心 中华施诊所

    陈国伟各别移交1万5000令吉捐款,给华社研究中心与中华施诊所,作为两者的营运经费。

    陈国伟说,希盟被夺权后,希盟国会议员的选区也不再有拨款,但他还是尽力去为一些非政府组织筹款,协助后者继续营运。

    “这一次我们筹得3万令吉,就平分给华研与施诊所这2家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组织。”

    他指出,在疫情爆发后,来自民间的捐款资助大幅减少,这些组织也面对困难。

    他说,中华施诊所不分种族赠医施药,也不收取分文;而华研则是研究我国华裔历史,推动华社文化。

    他指出,这笔捐款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希望大企业能够对这类公益团体予以资助。

    出席者还有中华施诊所主席林新和、华研署理主席陈松青。

    陳國偉(中)移交支票給陳松青(左)及林新和。

    ■中华施诊所主席林新和

    中华施诊所成立了67年,多年来不分种族区域赠医施药,受惠者超过200万人。

    而从2015年落实消费税的隔天,就开始了免费赠医施药不收分文。

    去年因行动管制令我们半年没有营业,而且获得的捐款也少了超过50%,必须动用储备金。

    我们全职的职员包括医师共19人,薪资开销每月6万令吉左右,最近3个月我们已经有2万令吉赤字。

    目前我们也是因管制令没有开,待2月5日看政府宣布。

    ■华研署理主席陈松青。

    我们是靠民间的捐款或赞助营运,疫情期间捐款少了很多,是由董事们掏腰包发工资。

    我们14个职员,每月约7万令吉开销,去年的赤字达到50%。

    我们主要是作华社历史的研究,证明本地华人在我国的贡献,这些都是靠我们寻找经费,继续进行研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