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訊)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加上行動管製令影響,網友紛通過社交媒體售賣年貨,也有許多商家加入網購、外送平台促銷年貨,同時消費者模式已轉向網購下,讓傳統商販生意進一步受衝擊,也面對更大競爭。
因擔心疫情有變,加上全國實行行動管製令,不隻對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轉變,大家購物模式也出現變化,讓外送、網購平台盛行。
據悉,盡管新年落在2月中,但自去年12月起,各網購平台、社交媒體已有不少人售賣各類年貨,包括海味、罐頭、幹糧、瓜果類等。
同時,一些傳統商家也加入網購行列,促銷各類年貨,相信也讓一些公眾改用網購或外送平台購買年貨。
雪隆潮州商會總務拿督林福財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現今行情不好,又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變數,許多雜貨商都不敢大量購入年貨。
他說,他們擔心疫情有變,也擔心管製令延長進而影響新年,屆時可能造成消費者及顧客減少出門,導致年貨滯銷。
他指出,行情欠佳,網賣人數也增加,網民出售的年貨包括海味、各類罐頭、各類幹糧、各類幹果豆類等。
他說,一些公眾或網友通過網購平台買入各類年貨,就在社交媒體上售賣,有些價格相當便宜。
他說,各相關單位沒有管製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的銷售活動,越接近新年,相信社交媒體售賣年貨的活動會更多。
“在網絡平台售賣年貨,不必承擔租金、工人薪金等,購入的年貨也不用抽稅,因此售價格比雜貨店便宜,對雜貨店帶來競爭,相信年貨更難賣。”

仍不見買氣
雪隆區雜貨店、華人傳統藥材店等年貨已陸續上架,其中有不少海味、臘味、各類罐頭類都面對漲價情況,漲幅介於10%至20%之間。
據了解,一些雜貨店、華人傳統藥材店、超市、霸級市場等的年貨、禮籃、年柑等早在去年12月開始陸續上架。
雪隆區一些雜貨店、華人藥材店、超市等,目前還沒掀起買氣,大約到1月尾至2月初才會有買氣出現。
但是,不少商家不會買入太多年柑,主要顧及疫情接下來可能有變,一些雜貨店和藥材店也還沒擺賣年柑,僅有些超市、霸級市場等有出售年柑。
一些藥材店也開始擺賣禮藍、幹糧、罐頭、各類菇類、臘味等,部分則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年貨促銷活動。
目前在一些商業區,出現許多新型便利店和雜貨店,也讓傳統的雜貨店面對競爭。

方誌民:一分錢一分貨 網購平台 精明消費
馬來西亞雜貨商總會總會長方誌民促請公眾,通過網購平台或社交媒體購買各類年貨時必須提高警惕,不應該以價格為購買的考量。
方誌民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目前網絡平台普及化,確實有些公眾、網友、商家等通過社交媒體售賣各種年貨,對於傳統雜貨店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他說,網友售賣物品的人數不少,所售賣的年貨種類相當多,例如鮑魚罐頭等,有部分是從中國入口,所售賣的品牌和雜貨店有所不同,價格也未必一定便宜。
他指出,網絡平台上售賣物品的網友人數相當多,品牌和價格也相差很多,消費者和顧客們要精明消費,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不同價格所購買的產品的品質也是有所不同。
他說,顧客通過網購平台、社交媒體購買年貨,貨物來源和品質也是個問題,顧客在下手購買時應深思。
“雜貨店開的是實體店,顧客以熟客居多,我們所售賣的年貨產品以傳統品牌為主,品質上有一定的保證,顧客不隻是購買,也是對於我們產品的信心,如果品質方面出現問題,顧客也能回到店裏退貨等。”

海味價上漲20%
林福財說,目前各類年貨已逐步抵達,部分也已上架,今年入口年貨都有漲價的情況,其中以海味的價格上漲最多,約上漲20%。
他指出,鮑魚罐頭的品牌相當多,價格差距也蠻大,來自紐西蘭、澳洲和墨西哥的鮑魚的價格比往年高,介於100多令吉至800、900令吉不等。
他說,海參的價格也是相當高,每公斤介於300令吉至1000、2000令吉不等,主要是來自於南非、澳洲、菲律賓、印尼等。
“中國各類品牌的鮑魚相當多,最便宜的是10多令吉就可買到,價格介於10令吉至50多令吉不等。”
他說,從中國、香港入口的臘味也是起價,大約上漲20%,目前都已運到,今次的臘味貨源比往年少。
他指出,本地如今也有製造臘味,價格比進口臘味便宜,也有些雜貨店、藥材店等售賣本地臘味。
報導:郭貞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