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頭條

黃思漢

新村

年輕人

文 文 文

◤大城事頭條◢ 推廣旅遊業或加工業  把年輕人帶回新村

報導:劉佩明

(莎阿南21日訊)、漁村欠缺發展機會,年輕人為了尋找出路,一般都會選擇離開到城市工作,以致年輕陸續外流,村內人口也漸老化。

《中國報》抽樣電訪雪州村長,他們坦言,確實面對年輕人外流的問題。

他們說,有些村民雖然有家族事業,但是部分年輕人對農耕業或捕魚業缺乏興趣,寧願城裏工作,也不願入行。

“有些工作比較辛苦,或肮髒,所以年輕人都不願入行,被迫聘請外勞工作。”


不過,他們相信,若有經濟發展空間,比如有發展前景的海產加工業或旅遊業,年輕人回流也不無可能。

黃思漢建議發掘曆史

為解決人口老化的現象,掌管雪州地方政府、公共交通和發展事務的行政議員黃思漢建議發掘的故事、曆史和文化,帶動的經濟發展,為注入活力。

他直言,許多都有老化跡象,尤其城鄉區的,年輕的村民選擇到城裏謀生。

他接受《中國報》記者訪問時說,要留住年輕人,就必須存有發展的機會,比如推動旅遊業,吸引外面的人進去消費,自然而然就會各種經濟發展機會。

他說,雪州各個有不同的迷人之處,比如五條港有蝦米廠、雙溪比力有火龍果園、沙沙然要成為藝術之鄉、新古毛可發展生態旅遊等。

有不同的魅力可以發展旅遊業,設計一日遊配套,帶領遊客認識和人事物,其中魚米之鄉適耕莊就是成功的例子。”

他說,協調官和人民代議士必須協助推廣,跟上時代的腳步,促進經濟活動,讓年輕人願意留下。

黃思漢建議發掘新村的故事、曆史和文化,為新村注入活力。

擬出版旅遊書

雙溪比力村長餘東發

確實有人口老化的跡象,棕油園園丘和火龍果園都很少本地年輕人入行,唯有依靠外勞。

雙溪比力州議員劉天球積極帶動發展,策劃出版一本關於雪邦縣的旅遊書,介紹沙叻、雙溪比力和雪邦的美食、土產和景點。

捕魚業少人做

大港漁村村長兼大港旅遊協會顧問佘克順

捕魚業辛苦,年輕人甚少入行,幸好目前漁村大約還有20%年輕人留在漁村繼承家業,參與出海捕魚和加工業。

根據統計,這裏學校的學生人數有800多,每年逐漸在減少,雖然有來自雙武隆的居民搬來漁村發展捕魚業,但年輕人始終不多。

近期,有些漁民擴開始海產加工業,將新鮮魚處理好了,冷凍後真空包裝,顧客買了可以烹煮,這門生意開始吸引年輕人。

當漁村有經濟發展的機會,年輕人便會開始回流,我也希望政府推動海產加工的發展,也帶動旅遊業。

沒土地可發展

轟埠村長翁才順

我們距離吉隆坡不遠,居民的祖屋在,有些則在附近置產。

以前裏面的工作割橡膠,現在村裏沒有什麼經濟發展機會,大部分村民都是往外發展。

我當村長10年,要發展必須有土地,但是已經沒有土地,99%都是住宅,也沒有特別景點,隻有小型商業活動。

我們面積不超過50英畝,發展旅遊不容易,不過大家都很眷戀的環境,不擔心人口外遷。

年輕人駕羅厘

依約村長湯添房

依約以種植油棕為主,雖然父母有祖傳事業,但很少年輕人留下,不到1%年輕人入行,反而駕羅厘就有年輕人和中年人。

一般上,到外工作的年輕人在大節日和周末才會回來

近幾年,有人種植日本的哈密瓜,也有帶動一些經濟發展,另外,最近一個餐館有出名有機蔬菜,也有蔬菜的醬料,開始吸引遊客。

若這些旅遊賣點能獲得推廣,相信能吸引年輕人回流。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黃思漢

新村

年輕人

相關文章

村長:比花園排屋便宜 “隻要不調高 就沒影響”

除了廉價屋單位 新村 漁村 重組村 馬來甘榜 門牌稅不再豁免

新村 馬來甘榜門牌稅 不再豁免

黃家和:要化腐朽為神奇 激活新村 考驗智慧創意

撥款雪州新村與廉屋 阿米魯丁感謝中央

張玉剛:預算案撥新村逾1億 冀善用撥款 提升基建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