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纪念馆 征稿活动圆满落幕 | KL人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KL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林连玉纪念馆 征稿活动圆满落幕

    (吉隆坡27日讯)林连玉纪念馆于7月初开始的线上征稿活动–“疫时校园”日前已圆满落幕,共收到11份来自全马各中小学教师的投稿,分享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复课的校园新常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为确保学生受到足够的防护,也消除家长的疑虑,学校在复课的当儿,做了很多事前准备,老师们充当防御尖兵,遵守政府制定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如制定活动范围与动线、间隔教室内桌椅、预备消毒液与额温量测器等。

    马慧如(帝沙再也华小)优胜奖作品:一块日常用来记录学生课业的白板,本来是可以轻易刷掉,内容却定格在行管令之前。

    这段时间的校园经历,将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集体记忆。参加者们用照片说故事,记录当下的心情,有者甚至以诗歌配图创作佳文。

    此活动由纪念馆管委们评选出2份优胜奖,分别是帝沙再也华小的马慧如及吉隆坡康乐华小的何心怡,分别将获赠一个特色帆布袋与两组精美明信片。

    管委们另选出9份安慰奖,得奖者可获得两组精美明信片,以感谢教职员踊跃参与此次征稿活动。奖品将于近期内以邮寄方式寄出。

    “疫时校园”相关稿件可至林连玉纪念馆面子书专页(FB:llgmemorial)浏览,吁请大众多多关注纪念馆专页,以获得最新活动资讯。

    何心怡(吉隆坡康乐华小)优胜奖作品:仅用一张图就道出“社交距离”的重要性,也隐喻了许久不见的孩童彼此想念之心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林连玉纪念馆导览志工读书会 13人分享所读所闻

    (吉隆坡25日讯)林连玉纪念馆“脚车先锋队” 导览志工配合世界阅读日,日前举办读书会,参加者13人,共同分享所读所闻,一齐发掘阅读之乐。

    活动主持人陈黎晋透过《吉隆坡华人路名地图》作为引言,强调先辈为当地所作出的贡献,及路名背景及其重要性。

    导览志工副团长邓兆顼分享家乡乔治市以富豪谢德顺命名的德顺路,其历史故事包括他的女儿谢柳美与曾作为槟城时中分校的洋楼产业,还提及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槟城阅读报社,以及涵盖光大大厦周围的社区发展。

    林悠悦则分享大山脚拿督余水清路及保尼路,讲述大山脚伯公埕玄天庙周边历史与民俗节日,也分享槟州第一任首席部长王保尼的事迹及其故居。

    温彩娟介绍位于吉隆坡工业区陈秀连路,简述吉隆坡华人机械铁厂的首倡者陈秀连,以其创业背景勾勒出陈秀连捷运站和美利橡胶机械铁厂,也回顾她在学生时代盛名的荷兰水厂,及乘搭东方巴士上学的自身经历,志工黄慧晶图文并茂分享怡保矿家姚德胜街和著名的二奶巷。

    参与读书会的有林连玉纪念馆管委会主任李亚遨、副馆长梁莉思、馆员杨焌恆、陈大智、执行员杨嘉俊与林汉聪、志工马慧如与刘紫森。

    读书会第2场次暂定5月20日下午2时,开放公众报名参加,有兴趣者可关注面书专页 facebook.com/llgmemorial ,获取最新资讯。

    林连玉纪念馆“脚车先锋队” 欢迎公众一起阅读,认识华人路名。前排左起为邓兆顼、李亚遨、梁莉思与陈黎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