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明:監督政策 提升環保意識
垃圾分類和減少一次性塑料垃圾同是為環保做出努力的舉動,兩者除了要靠政府的政策監督,更重要的公眾對環保的意識。
比如,養成購買飲料的時候自備杯子的習慣,便是減少一次性塑料垃圾的小舉動。
隨着本地掀起手搖飲料風潮,手搖飲料店如雨後春筍,尤其一些地區更如被打造成“奶茶街”,聚集多個品牌同一路上,在高峰期,更可看到垃圾桶內滿是手搖飲料杯。
手搖飲料行業產生的一次性塑料垃圾不容忽視,塑料杯子、杯蓋和塑料吸管均是政府極力要減少的塑料垃圾。
雪州行政議員許來賢在本次的行政議會上,透露州政府有意跟手搖飲料業者對話,商討如何減少一次性塑料垃圾的產生。
另一雪州行政議員黃思漢也說,州政府正草擬涵蓋垃圾分類的法案,希望將可循環的垃圾分類出來,達到環保的效果。
限塑的工作需要獲得多造的配合,其中必須管制生產塑料產品的廠家,否則政府這邊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那邊廂卻繼續生產,對限塑行動毫無幫助。
當廠家停止生產一次性塑料垃圾,市面上自然而然就找不到這些產品,比額外徵收塑料處理費或自行分類更有效果。